全國各省市數字家庭行業“十四五”發展思路匯總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數字家庭是以住宅為載體,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系統平臺、家居產品的互聯互通,滿足用戶信息獲取和使用的數字化家庭生活服務系統。為推動數字家庭產業發展,中國十四五規劃提出,豐富數字生活體驗,發展數字家庭。
一、政策支持數字家庭產業發展
2021年4月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要求深化住房供給側改革,深度融合數字家庭產品應用與工程設計,強化宜居住宅和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數字家庭產品消費服務供給能力。
《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明確發展目標:到2022年底,數字家庭相關政策制度和標準基本健全,基礎條件較好的省(區、市)至少有一個城市或市轄區開展數字家庭建設,基本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生活服務模式。
到2025年底,構建比較完備的數字家庭標準體系;新建全裝修住宅和社區配套設施,全面具備通信連接能力,擁有必要的智能產品;既有住宅和社區配套設施,擁有一定的智能產品,數字化改造初見成效;初步形成房地產開發、產品研發生產、運營服務等有序發展的數字家庭產業生態;健康、教育、娛樂、醫療、健身、智慧廣電及其他數字家庭生活服務系統較為完善。
二、數字家庭市場空間廣闊
近年來,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數字家庭的功能和服務內容不斷擴充。數字家庭建設將撬動數字經濟的發展,拓展數字經濟的廣度和深度,帶來廣闊市場空間。
1、智能家居
數字家庭的核心終端是智能家居設備,這些設備承載了數字家庭的功能性需求,是實現數字家庭的重要載體。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為平臺,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并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數據顯示,2016-2020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由2608.5億元增至5144.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51%。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可達5800.5億元。
數據來源:CSHI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年來,智能家居產品悄然“飛入尋常百姓家”,并且發展得如火如荼。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智能家電中,銷售量最好的是智能電視和智能空調,分別銷售3306萬臺和3303萬臺。其次為智能熱水器和智能洗衣機,分別銷售918萬臺和649萬臺。
數據來源: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智能社區
家庭存在于社區生態之中,社區將在未來的發展中更加智能化和網聯化,以匹配數字家庭全新的需求。《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提出,強化智能產品在社區配套設施中的設置。
智慧社區是指通過利用各種智能技術和方式,整合社區現有的各類服務資源,為社區群眾提供政務、商務、娛樂、教育、醫護及生活互助等多種便捷服務的模式。
據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到2025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隨著城鎮化率提高,老舊小區的智慧化改造,新建社區的智慧化提升,我國智慧社區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預計2021年我國智慧社區市場規模超58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智能安防
安全需求是數字家庭核心需求之一,建設數字家庭,智能安防必不可少。在智能安防的支持下,智能家庭將得到安全性更高居住環境。
智能安防指的是服務的信息化、圖像的傳輸和存儲技術。一個完整的智能安防系統主要包括門禁、監控、報警三大部分。從產品的角度講,智能安防應具備防盜報警系統、視頻監控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報警系統等。
受益于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新技術落地,安防產業邁入智能安防時代,視頻識別、人臉識別等機器視覺技術得到更深入、更碎片化的應用場景,智能安防市場前景可期。2019年我國智能安防市場規模2960.6億元,預計到2021年,中國智能安防市場規模將達到4007.8億元。
資料來源:賽迪、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6-2018年全國智能安防投融資熱情高漲,投融資事件和投融資金額持續增長,2019年開始智能安防投融資降溫。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國經濟受到較大沖擊,中國創投市場同樣受到較大影響,投資數量普遍收緊。2020年全國智能安防投融資37起,較2017年和2018年明顯減少,投融資金額102.14億元,與2017年持平,但是較2018年明顯減少。
數據來源:IT桔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房企探索“數字家庭”
目前,TOP50房企已全部涉足全屋智能領域。部分地產公司成立下屬科技公司,建立技術團隊將硬件開發、系統整合、場景設計、服務支撐和商業運營等打包進行對外輸出,意圖從簡單的產品和系統的供應方,轉變為擁有自研能力的解決方案提供方。
例如,金茂旗下的科技公司之一金茂綠建,作為智慧能源與建筑科技綜合服務商,聚焦前沿技術研發并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解決目前城市生活中的空氣污染/水質污染/噪音污染/溫度異常等困境,打造可持續化發展的智慧空間,這種模式超出了數字家庭規范內容,提供了不同的視角。
《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強化智能產品在住宅中的設置。對新建全裝修住宅,明確戶內設置樓宇對講、入侵報警、火災自動報警等基本智能產品要求;鼓勵設置健康、舒適、節能類智能家居產品;鼓勵預留居家異常行為監控、緊急呼叫、健康管理等適老化智能產品的設置條件。鼓勵既有住宅參照新建住宅設置智能產品,并對門窗、遮陽、照明等傳統家居建材產品進行電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改造。
預計《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將推動房企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加強新建小區的智能產品、舊改小區的智能產品和社區配套、數字家庭產業生態和生活服務系統的整體性,同時為精裝修標準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十四五時期各省市數字家庭產業發展思路分析
數字家庭建設是數字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數字家庭產業快速發展,但是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住宅和社區配套設施智能化水平不高、產品系統互聯互通不夠等問題。為推動數字家庭產業發展,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豐富數字生活體驗,發展數字家庭。應用感應控制、語音控制、遠程控制等技術手段,發展智能家電、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監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推動政務服務平臺、社區感知設施和家庭終端聯通,發展智能預警、應急救援救護和智慧養老等社區惠民服務,建立無人物流配送體系。地方政府十四五規劃也提及數字家庭。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