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專用型存儲產品市場分析
關鍵詞: 專用型存儲芯片 NOR Flash SLC NAND Flash 利基型DRAM AI應用
電子發燒友網綜合報道,專用型存儲芯片通常有特定的應用需求,或是在特定的市場細分中有競爭優勢。當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品類主要包括NOR Flash、SLC NAND Flash、利基型DRAM。
半導體存儲器按照斷電后數據是否繼續保存,可分為易失性(Volatile)存儲和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儲。利基型DRAM屬于易失性存儲,NOR Flash、SLC NAND Flash屬于非易失性存儲,在斷電后也能夠儲存數據。
利基型DRAM:當前產品包括LPDDR2/3、DDR2/3以及容量在8 Gb及以下的DDR4/LPDDR4,并將逐步向更大容量。主要面向消費及網通產品、智能家居、汽車電子及工業控制等領域,生命周期較大宗DRAM更長。
NOR Flash:相比于NAND Flash,NOR Flash具有更快的讀取速度和更小的存儲容量,但寫入速度相對較慢。NOR Flash憑借其快速的隨機訪問能力和較低的讀取錯誤率,通常用于存儲啟動代碼和固件;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PC、可穿戴設備、汽車、工業控制等終端中需要快速啟動和高可靠性的場景。
SLC NAND Flash:相比于NOR Flash,NAND Flash具有容量較大、寫入速度快等優點,適用于大量數據的存儲,因而應用廣泛。相比多級(MLC/ TLC)NAND Flash,SLC NAND Flash在擦寫壽命和數據安全性上有顯著優勢,適合工業邊緣存儲、網通、消費電子、汽車等對較大容量和高可靠性并存的場景。
專用型存儲芯片全球市場規模
2024年,專用型存儲全球市場規模為135.9億美元,其中利基型DRAM貢獻85.1億美元,NOR Flash為28億美元及SLC NAND Flash為23.1億美元。預計2025年至2029年間,專用存儲市場將因端側AI和汽車電子等領域對低功耗、高可靠性和定制化存儲解決方案的持續需求而維持增長態勢,市場規模將以7.1%的復合年增長率持續擴張,預計2029年將達208.2億美元。細分來看,預計利基型DRAM將增至132.1億美元,NOR Flash增至41.8億美元,SLC NAND Flash將增至34.4億美元。
整體存儲芯片行業具有一定周期性,過去二十年來呈現約4年一輪的周期。2023年,由于存儲芯片廠商此前持續擴大產能,疊加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市場出現了顯著下行、跌入谷底,而2024年由于供需關系改善,疊加AI需求推動,市場大幅反彈、開啟新一輪增長,且預計近兩年仍將保持上行周期。而長期會呈現波動上升趨勢。專用型存儲市場正逐步脫離商品存儲周期,領先的國內制造商市場份額穩步上升。
市場格局
NOR Flash
2024年全球NOR Flash市場的競爭格局呈現出相對穩定和高度集中的特點,前 3大企業合計約占市場總規模的63.2%。其中,兆易創新2024年的收入約為512.2百萬美元,市場份額約為18.5%,在全球企業中排名第二,也是排名最高的中國內地企業。另外,排名第一的為華邦電子,第三位為旺宏電子。
SLC NAND Flash
2024年,全球SLC NAND Flash的市場份額高度集中于海外及中國臺灣省廠商, 前三大企業共占市場總值69.4%。兆易創新憑借50.0百萬美元的業務收入位列全球SLC NAND Flash市場第六,也是排名最高的中國內地企業。
利基型DRAM
2024年,全球利基型DRAM的市場份額高度集中在海外大廠企業,前三家企業合計約占市場總規模的69.1%。其中,兆易創新2024年的收入約為146.4百萬美元,市場份額約為1.7%,在全球企業中排名第七,也是排名第二的中國內地企業。
專用型存儲市場驅動因素
AI智能終端普及催升專用存儲容量需求。隨著消費類終端設備(如智能手機、PC、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產品)不斷向AI化轉型,設備對數據處理和存儲能力的要求顯著提升。這類設備需要更大容量、更快速、更可靠的芯片來支撐多模態交互、大模型運行等智能功能,驅動專用型存儲芯片向更大容量方向演進。另外,AI也催生了大量新興應用場景,例如AI眼鏡、具身智能等高速增長的下游需求領域,有望成為未來存儲芯片的另一增長引擎。
汽車三化驅動車規級存儲需求。汽車三化對數據存儲的可靠性、耐溫耐振動能力、以及實時讀寫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智能駕駛場景中,攝像頭與激光雷達產生的海量傳感器數據需要本地高速緩存與穩定寫入,推動高性能NOR Flash的需求激增;同時,智能座艙所承載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多媒體流處理與OTA固件升級,也對利基型DRAM提出更高標準以及更大的需求。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規模持續擴張,車規級存儲芯片正成為繼消費類領域之后,又一重要增長引擎。
AI時代給各類型存儲企業帶來機遇。AI時代下,云側與端側設備均存在海量的存儲產品需求,為整個存儲行業創造發展機遇。而在整體存儲大賽道中,各類企業的業務策略與重心有所不同。海外大廠以面向云側設備的高世代大宗存儲產品的投入為發展核心,而以公司為代表的存儲廠商則憑借專用存儲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擁抱AI時代下端側設備帶來的海量存儲需求。在此過程中,專用存儲賽道出現的新產品與技術形態,為企業創造出新的盈利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