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長三角地區及珠三角地區機器視覺競爭力分析(圖)
關鍵詞: 長三角 珠三角 機器視覺產業 產業競爭力 差異化發展
中商情報網訊:長三角機器視覺產業以技術研發和產業鏈完整性為核心優勢,上海、蘇州、杭州聚集商湯、海康威視等龍頭,但面臨成本高企與內部同質化競爭。珠三角依托電子制造與新能源需求爆發,深圳、東莞形成快速響應能力,但高端設備依賴進口且區域失衡。
長三角地區機器視覺產業競爭力分析
長三角地區構成全國機器視覺產業核心增長極,呈現差異化協同發展格局。上海依托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在AI算法、光學成像及芯片設計等技術研發領域領跑,但面臨國際巨頭擠壓、硬件配套依賴外省及中小企業生存壓力;江蘇憑借蘇州、南京等地的雄厚制造業基礎,形成工業機器人及硬件供應鏈優勢,但軟件能力薄弱且低端檢測領域競爭激烈;浙江依托杭州、寧波的數字經濟活力,以海康威視等安防龍頭帶動工業視覺應用創新,但高端算法與芯片技術仍需進口;安徽借力合肥、蕪湖的政策紅利及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需求快速崛起,但產業鏈配套不足制約技術轉化效率。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珠三角地區機器視覺產業競爭力分析
珠三角地區機器視覺產業呈現差異化競爭格局,廣州依托高校科研優勢和全產業鏈布局,在算法、光學等基礎研究及金融交通等多元應用場景中表現突出,但面臨高端制造環節薄弱、中小企業創新轉化效率不足的挑戰;深圳憑借頭部企業引領和資本加持,在3D視覺、工業檢測等高附加值領域及芯片自主化方面領先,但受限于基礎研究薄弱和核心器件進口依賴;東莞則聚焦電子制造等工業應用場景,通過"機器換人"政策推動中低端系統集成,但缺乏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和高端人才儲備。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