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省市數字創意產業“十四五”發展思路匯總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數字創意產業將數字技術與設計創意充分結合,最大特征在于其產出既包括各類軟硬件的實體產品,同時還提供文化內容輸出,對國家來說具備經濟和文化雙重效益。對此,國家重視數字創意產業發展,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壯大數字創意產業。
一、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1、政策支持數字創意產業發展
數字創意產業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逐漸融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經濟形態,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以實體為載體進行藝術創作不同,數字創意產業以CG等現代數字技術為主要工具,強調團隊或個人通過技術、創意和產業化的方式進行數字內容開發、視覺設計、策劃和創意服務等。
國家重視數字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2018年1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簡稱“分類”),明確將數字創意產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2020年,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鼓勵數字創意產業與生產制造、文化教育、旅游體育、健康醫療與養老、智慧農業等領域融合發展,激發市場消費活力。建設一批數字創意產業集群,加強數字內容供給和技術裝備研發平臺,打造高水平直播和短視頻基地、一流電競中心、高沉浸式產品體驗展示中心,提供VR旅游、AR營銷、數字文博館、創意設計、智慧廣電、智能體育等多元化消費體驗。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中國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數字創意產業是我國重點培育的5個產值規模達10萬億元的新支柱產業之一。近幾年,我國數字創意產業雖然發展態勢良好。當前,國內尚缺乏權威統計數據反映數字創意產業整體經濟規模,從現代服務業、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以及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發展中了解數字創意產業總體情況。
數字創意產業屬于現代服務業中的新興服務業。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的現代服務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9%。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為55.40萬億元,較去年增長3.5%。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2021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將達57.65億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6-2020年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增速平穩。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實現營業收入98514億元,其中,文化創意設計服務實現營業收入15645億元,同比增長27.4%。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2021年我國文化文化創意設計服務實現營業收入將超18000億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20年,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超4萬家,累計完成軟件業務收入81616億元,同比增長13.2%。2021年1-4月,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軟件業務收入25719億元,同比增長25.0%。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2021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軟件業務收入將達95762億元。
數據來源:工信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數字創意產業市場競爭激烈
在發展較為成熟的三維效果圖、三維高清宣傳片等市場,行業準入門檻低,企業數量眾多,市場集中度較低,競爭比較充分。中小型企業采取低價競爭策略;而大企業服務客戶面較廣且有一定的品牌優勢,能獲取品牌溢價,并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數字多媒體系統和展覽展示等市場集中度較高,行業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和品牌壁壘。這類項目一般前期投資大、項目周期長、多專業多技術融合,客戶對項目的創意設計要求較高,要求企業具備一定的創意能力和良好的資源整合能力,并需要專業團隊間分工協作,目前該領域的參與者主要是具備一定規模和知名度的企業,市場競爭相對較小。
此外,數字創意產業下游領域之間具有緊密的關聯、互動和相容性,各領域間的技術、產品、人才不斷融合,導致數字創意面臨跨行業的競爭。目前,國內具備專業數字創意綜合服務能力的企業,與傳統的廣告傳媒、影視制作、展覽展示、裝修裝飾及文化活動策劃等企業存在一定的業務競爭。
4、數字創意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數字創意產業是國家新興產業,正處于成長期,數字創意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機遇1、數字多媒體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
數字多媒體是通過創意設計,將數字圖像、3D影像、文字、數據以及聲音等相互結合的新媒介形式,通過人機交互的方式實現全息投影、立體(全息)成像、虛擬現實(或虛擬漫游)等視覺體驗。這種新的數字媒體不僅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和質量,而且創造了新的生活體驗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理念和行為。數字多媒體技術正在逐步進入文博館、展示廳、陳列室等,已經成為文化教育、醫療健康、影視制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高清三維影片、虛擬展館、數字沙盤、大數據可視化等產品在文化傳媒、展覽展示、旅游、娛樂等行業應用越來越廣泛,帶動了數字創意的市場需求。
機遇2、技術進步引領產業快速發展
數字創意產業是典型的高技術服務業,行業的發展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互聯網、計算機、信息通訊等技術的持續進步,驅動著數字創意產業快速發展。隨著5G網絡的逐步普及和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及虛擬現實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的不斷進步,數字創意領域市場規模增速預計將超過傳統文化產業。
挑戰1、缺乏復合型數字創意專業人才
數字創意產業屬于高技術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范疇,需要大量綜合數字專業、設計專業、文化專業、信息技術專業等領域的復合型人才。具有多年從業經驗的專業人才十分匱乏,特別是具有多元化知識、專業化背景的高水平創意人才更是稀缺,高素質優秀人才的供給不能滿足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因此,業內專業人才的缺乏,特別是具有豐富行業經驗的復合型數字創意人才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的發展。
挑戰2:數字創意的內容原創能力不足
在數字創意的內容層面,行業內創新能力仍然不足。雖然數字創意表現手法新穎,視覺效果炫麗,但是數字多媒體展示的原創內容不夠豐富,在故事性和價值體現上還需要深度創新,優秀文化資源轉化性不強。空間、藝術以及地方特色等文化資源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總體來說同質化現象仍然存在。另外,企業關于專利、版權保護意識不強,創意和設計的抄襲現象時有發生,不利于行業內容創意能力的增強。
二、十四五時期各省市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思路分析
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數字創意產業有力地推動了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中國重視數字創意產業發展,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壯大數字創意、網絡視聽、數字出版、數字娛樂、線上演播等產業。
地方大力發展數字創意產業,搶占數字創意產業高地,十四五規劃綱要多提及數字創意產業。例如,廣東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建設數字創意產業集群。以珠三角地區為核心,輻射帶動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推廣應用,大力推進5G、AI(人工智能)、大數據、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深度應用,鞏固提升游戲、動漫、設計服務等優勢產業,提速發展電競、直播、短視頻等新業態,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數字創意頭部企業和精品IP(知識版權)。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