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前景預測研究報告(簡版)
關鍵詞: 機器視覺
中商情報網訊:相比于人眼觀測,機器視覺具有精確性強、速度快、客觀性高、檢測效果穩定等優點,是工業制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未來發展方向之一。當前我國機器視覺國產化進程正在加速推進,國內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和市場應用方面的實力不斷增強,逐漸具備了與國際品牌競爭的能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中國機器視覺國產化進程將會進一步加快,行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一、機器視覺的定義
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的一個分支,它主要是通過光學裝置和非接觸的傳感器自動地接收和處理一個真實物體的圖像,以獲取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機器的運動。簡單來說,機器視覺就是用機器代替人眼來做測量和判斷。機器視覺技術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涵蓋了工業、農業、醫療、軍事、航天、氣象、天文、公安、交通、安全、科研等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機器視覺產業鏈中上游為硬件及軟件,包括工業相機、鏡頭、傳感器、控制器、電子元器件、圖像處理器、圖像處理軟件、算法等;產業鏈中游為產品制造,包括裝備制造和系統集成;下游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半導體、機器人、醫療設備及印刷等。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機器視覺行業發展政策
近年來,國家多次頒布相關政策支持智能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直接或間接地對機器視覺行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國家高度重視智能裝備制造業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的發展,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預計將加快推動我國“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和“中國創造”轉變,為機器視覺行業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機器視覺行業發展現狀
1.市場規模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呈現持續增長態勢。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達到185.12億元,同比增長8.49%。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07.17億元。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細分市場占比
根據信息處理的方式和維度,機器視覺可以分為2D視覺和3D視覺。2D視覺是基于二維圖像的視覺處理技術,它廣泛應用于工業檢測、機器人導航、圖像識別、安全監控等領域。而3D視覺除了關注二維圖像中的信息外,還通過獲取場景的深度信息來構建三維空間模型,從而實現更精確的目標檢測、定位和識別,3D視覺技術在機器人導航、自動駕駛、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醫療成像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2023年中國2D視覺市場規模約為161.50億元,占比87.24%;3D視覺市場規模約為23.62億元,占比12.76%。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細分領域市場規模
從廣義上來說,機器視覺的產品包括工業相機、讀碼器、圖像處理軟件等。這些產品共同構成了機器視覺系統,該系統通過圖像攝取裝置將被攝取目標轉換成圖像信號,傳送給專用的圖像處理系統,進而得到被攝目標的形態信息,并基于這些信息做出判斷或控制機器動作。
(1)工業相機
工業相機是機器視覺系統的“眼睛”,負責獲取高質量的圖像數據,為后續的圖像處理和分析提供基礎。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2D工業相機市場規模為37.90億元,同比增長8.12%;3D工業相機市場規模23.62億元,同比增長28.35%。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中國2D工業相機和3D工業相機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41.52億元和28.98億元。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讀碼器
機器視覺自動化讀碼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圖像攝取裝置(如工業相機)捕捉條碼圖像,并通過圖像處理系統對圖像進行解析和識別。讀碼器作為機器視覺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實現高效、準確的條碼讀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固定式讀碼器市場規模約為37.61億元,同比增長3.17%。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中國固定式讀碼器市場規模將達到40.86億元。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機器視覺軟件
機器視覺軟件是一種應用于機器視覺領域的計算機程序,它利用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等技術,實現對圖像和視頻的分析和理解。機器視覺軟件在多個領域都有廣泛地應用,包括工業自動化、醫療診斷、安防監控、無人駕駛等。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機器視覺軟件品牌銷售規模22.05億元,同比增長5.25%。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中國機器視覺軟件品牌銷售規模將達到24.30億元。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機器視覺下游應用占比
機器視覺產品種類繁多,涵蓋了多個應用領域。從下游應用領域市場占比來看,目前3C電子行業市場份額最高,占比為31.6%。其次分別為半導體、鋰電池、醫藥、食品包裝、物流倉儲、汽車,占比分別為10.2%、8.9%、8.1%、6.3%、5.8%、1.0%。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行業競爭格局
隨著國內廠商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和市場應用方面的不斷投入和努力,機器視覺行業的國產化替代趨勢日益明顯。目前,中國機器視覺領域有多家龍頭企業,包括海康機器人、凌云光、大恒圖像、奧普特、矩子科技等,這些企業憑借自身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在機器視覺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機器視覺行業重點企業
1.海康機器人
海康機器人是面向全球的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聚焦于工業物聯網、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構建開放合作生態,為工業和物流領域用戶提供服務,以創新技術持續推動智能化,引領智能制造進程。海康機器人提供的機器視覺產品包括工業相機、智能相機、智能讀碼器、立體相機,視覺軟件包括算法平臺、讀碼平臺等。
2.凌云光
凌云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機器視覺二十余年,是行業領先的可配置視覺系統、智能視覺裝備和核心視覺器件的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聚焦機器視覺主營業務方向,以“AI+視覺”技術創新為基礎,致力于成為視覺人工智能與光電信息領域的全球領導者。面向消費電子、新能源、印刷包裝、新型顯示等領域,為客戶提供智能制造與質量檢測的多元化產品與解決方案,通過產品持續創新助力行業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面向傳媒、影視、游戲、動漫、直播等領域,提供運動捕捉、數字建模等內容制作工具及 AIGC 智能內容創作服務。
從經營情況來看,2023年凌云光實現營業收入26.41億元,同比下降3.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4億元,同比下降12.59%。2024年第一季度,凌云光實現營業收入4.43億元,同比減少19.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668萬元,同比減少165.62%。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3年,凌云光的機器視覺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8.80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重的71.1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大恒圖像
成立于1991年的中國大恒(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圖像視覺技術分公司是專注于機器視覺部件及視覺系統研發、生產和營銷的高科技企業,是專業的機器視覺核心部件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大恒圖像自成立之日起,一直堅持走以技術開發為主的發展道路,建立了技工貿一體化的結構,連續多年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大恒圖像一直堅守“持續創新”的理念。秉承這一理念,目前大恒圖像已經成功在消費電子、新能源、半導體、汽車、物流、交通、醫藥、科研等行業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定制化的視覺解決方案。作為A股上市公司“大恒科技”(600288)旗下核心資產,大恒圖像深得上市公司的全力支持,為客戶提供先進的技術、高質量的產品和貼心的服務。
從經營情況來看,2023年大恒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3.32億元,同比增長0.42%;實現凈利潤4990.77萬元,同比下降28.23%。2024年第一季度,大恒科技營業收入為2.96億元,同比下降40.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164.85萬元,同比下降234.3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3年,大恒科技的機器視覺及信息技術業務實現營收14.17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重的60.7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奧普特
奧普特成立于2006年,是我國國內較早進入機器視覺領域的企業之一。奧普特主要從事機器視覺核心軟硬件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機器視覺軟硬件產品為主,依托機器視覺技術向傳感器、運動產品線延伸,用先進技術及產品助力客戶的品質管控、降本增效,快速為客戶提供智能、前沿的自動化核心產品及解決方案。
從經營情況來看,2023年奧普特營業收入約9.44億元,同比減少17.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94億元,同比減少40.37%。2024年一季度,奧普特實現營業總收入2.27億元,同比下降9.53%,凈利潤5730.19萬元,同比下降12.6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奧普特主營業務包括機器視覺核心部件和機器視覺配件,2023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09億元和1.33億元,分別占比85.72%、14.09%。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矩子科技
上海矩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智能設備及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機器視覺設備、控制線纜組件、控制單元及設備,產品主要應用于電子信息制造、工業控制、金融電子、新能源、食品與包裝、汽車等多個國民經濟重要領域。通過多年的研發創新,矩子科技已成為蘋果、華為、小米、比亞迪、京東方、三星、海康威視等知名企業或其代工廠商的重要供應商。
從經營情況來看,2023年矩子科技營業收入約5.61億元,同比減少17.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243萬元,同比減少36.07%。2024年第一季度,矩子科技實現營業總收入1.64億元,同比增長21.36%;歸母凈利潤3179.24萬元,同比增長37.90%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3年,矩子科技的機器視覺設備實現營收2.395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重的42.70%。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機器視覺行業發展前景
1.政策支持行業發展
機器視覺是軟硬件一體化的系統,它將“機器代替人眼”的理念應用于工業制造中,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 4.0)的核心要素之一。它的硬件設備主要包括光源、鏡頭、相機等,軟件主要包括傳統的數字圖像處理算法和基于深度學習的圖像處理算法。作為制造業與人工智能結合的關鍵技術領域,近年來,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陸續出臺了《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指導類、支持類政策,為機器視覺行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相比于人眼觀測,機器視覺具有精確性強、速度快、適應性強、客觀性高、重復性強、檢測效果穩定可靠、效率高、方便信息集成等優點,是工業制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未來發展方向。
2.機器視覺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擴大
隨著工業自動化以及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機器視覺逐步大量應用于生產制造中。目前機器視覺設備的應用已滲透國民經濟多個主要行業,包括電子信息制造、半導體、汽車、制藥、食品與包裝機械、印刷機械等領域。在下游應用領域中,3C電子行業是機器視覺應用最多的領域,占比達 25%;其次是汽車、半導體、鋰電池等行業。隨著全球晶圓產能擴張,機器視覺技術正在被應用到更多高價值的應用場景中,將機器視覺應用于晶圓檢測、切割、封裝等環節的需求也隨之提升。
3.機器視覺國產化進程加速
近年來,國內機器視覺企業在自主研發能力方面得到了顯著提升。過去,國內企業主要依賴進口設備和技術,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具備自主研發能力,能夠生產出具有競爭力的機器視覺產品。這些產品在性能、價格、服務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優勢,逐漸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同時,國內機器視覺企業在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能力也在不斷增強。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創新,國內企業開始從簡單的設備代理向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這些企業不僅能夠提供機器視覺硬件設備,還能夠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軟件、算法和系統集成服務,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機器視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