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擋不住,中國大舉發展成熟芯片終將威脅先進芯片
目前中國大舉發展的芯片主要是成熟芯片,已建成量產的晶圓廠生產的主要是成熟芯片,之前外媒曾認為中國發展成熟芯片對海外芯片影響不大,美國只要繼續掌控先進芯片就能掌控芯片市場,然而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國,風向突然變了!
業界都清楚每個產業都有一條很長的產業鏈,只不過大家都只看到先進的方面,而沒看到其他產業鏈其實同樣影響著整個產業的發展,中國就是通過從低端制造業起家,逐漸攀上高端產業的。
回顧當年中國主要做加工貿易起家,為海外諸多企業做代工,在2007年之前加工貿易占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比例高達五成以上,然而隨著中國制造的基礎日益牢固,中國逐漸就在高端制造方面取得一席之地,這方面在面板產業上最為明顯。
電視機曾由日韓掌控,日韓也掌控著平板電視的主要部件--顯示面板,三星SDI、LGD、夏普等是全球前三強的面板企業,但是隨著中國電視的崛起,中國企業開始介入面板市場,到如今中國兩大面板廠商已是全球前兩大液晶面板供應商。
在液晶面板市場占有優勢的市場份額之后,中國企業開始進入更先進的OLED面板、miniLED面板技術,并且進展速度更快;當年中國發展液晶面板幾乎從零起家,京東方購買韓國現代的一條3.5代線,花了6年時間吃透才建設8.5代線,如今京東方卻是從一開始就建設先進的6代OLED面板生產線,并且僅4年多時間就成為全球第二大OLED面板企業,TCL則已賣出百萬臺miniLED電視。
中國企業在面板市場得到如此大的發展,一方面是液晶面板積累的技術和收入,在技術方面雖然先進的OLED、miniLED技術與液晶面板技術有很大不同,但是仍然有一些相通的地方,這是中國的面板企業在液晶面板技術方面吃透之后,能迅速切入OLED、miniLED先進面板技術的原因。
另一方面則是液晶面板賺取的收入可以支持企業研發先進技術,畢竟當年中國企業研發液晶面板技術為全新投資,他們對于液晶面板技術能否成功心頭忐忑,京東方更是因此而承受了數年虧損,而研發OLED、miniLED的時候,這些面板企業已有巨額的積累,此時他們可以加大投入,技術研發進度自然加快。
對比之下,隨著中國面板企業幾乎占領液晶面板市場,韓國、日本的面板企業則失去了大筆收入,夏普更是連續虧損被迫將面板業務賣給了鴻海,韓國兩大電視企業則需要大舉從中國面板企業采購液晶面板,而主做電視OLED面板的LG卻遲遲無法擴大OLED電視的規模,這嚴重影響了日韓企業保持OLED、miniLED技術研發投入,從而保持技術領先優勢。
在芯片行業也一樣,成熟芯片占全球芯片市場近七成的比例,中國芯片產能規模足夠大,成本足夠低,如已突破的汽車芯片、模擬芯片等,美國芯片降價九成之后依然比中國芯片貴,甚至連美國家電制造商都認可中國這些芯片,中國芯片完全可能如液晶面板產業那樣,以成本優勢搶走成熟芯片市場,進而導致美國芯片損失巨量的收入,沒有這些成熟芯片提供的收入,美國芯片的研發進程必然放慢,也就為中國芯片提供了追趕的時間。
如此可以想象一下,假以時日,中國芯片在成熟芯片方面積累了技術和資本,有了經驗,發展先進芯片的進程必然大幅度加快,進而最終趕上海外的先進技術,到那時候中國芯片就會如中國制造一樣獲得全球的認可,這是美國害怕的,美國恐怕沒有想到打壓中國芯片,卻讓中國芯片迅速成為美國芯片的競爭對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