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華為產業鏈市場現狀及應用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于ICT領域,堅持穩健經營、持續創新、開放合作,在電信運營商、企業、終端和云計算等領域構筑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優勢,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并致力于實現未來信息社會、構建更美好的全聯接世界。
一、產業鏈
華為產業鏈全景圖中,業務主要分為三大板塊,分別為消費者業務、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加速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其中,華為將ICT產業延伸至智能汽車領域,通過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智能電動、智能座艙和智能車云打造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做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二、華為經營情況
1.市場規模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700多個城市、253家世界500強企業選擇華為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合作伙伴。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8913.68億元,同比增長3.8%。凈利潤為646.49億元,同比增長3.2%。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業務收入及占比
2020年,在面臨新冠疫情嚴峻挑戰的情況下,華為全球化的供應鏈體系同時還承受了巨大的外部壓力。華為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持續投入,以創新的ICT技術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助力全球科技抗疫、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全年實現收入0.89萬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消費者業務占比最大達54.2%,其次為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占比分別為34.0%和11.3%。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國際業務收入及占比
目前,華為運營商業務受益于國內5G網絡高速建設;企業業務抓住了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機遇;消費者業務進一步完善了PC、平板、智能穿戴、智慧屏等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布局,實現銷售收入5849.1億元,同比增長15.4%。其中,中國業務板塊占比最大達65.6%,其次為歐洲中東非洲、亞太和美洲,分別占比20.3%、7.2%、4.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核心芯片
1.鯤鵬CPU芯片應用于通用計算領域
鯤鵬包括服務器和PC機芯片,鯤鵬920是業界首顆64核的數據中心處理器,性能比業界主流處理器高25%、內存帶寬高60%;同時把CPU、橋片、網絡和磁盤控制器“4合1”,是業界集成度最高的數據中心處理器。鯤鵬芯片不僅僅是國產化領域的數字底座,也將充當智能計算領域的數字底座,是華為戰略的重要一環。鯤鵬芯片作為華為云的核心硬件產品之一,能夠充分受益于華為在各類行業應用拓展中積累的技術經驗與客戶資源,結合自身性能優勢和合作伙伴群體,有望在以國企為主的行業應用中取得競爭優勢。預計鯤鵬PC整機在2020-2022國產化替換市場中占據的份額分別為40%、50%、5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昇騰芯片應用AI計算領域
2018年10月10日,華為正式在2018全聯接大會上發布昇騰310和昇騰910兩款AI芯片。昇騰310定位于邊緣側及端側AI芯片,著重AI推理能力。昇騰910定位于云端AI芯片,著重AI訓練能力。目前,昇騰910的性能指標已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谷歌和英偉達推出的主流AI芯片。未來,計算產業發展方向必然是多種計算架構共存,云服務的普及將會加速這一進程。鯤鵬作為華為自研的通用型計算芯片,能夠最好地與AI昇騰芯片匹配,共同打造華為智能計算的異構體系。
昇騰310芯片
資料來源:華為官網
3.麒麟芯片應用于手機/汽車座艙領域
麒麟芯片經歷寒武紀IP授權到自研崛起,主要應用于手機/車機等終端。經過幾年的發展,2020年Q2全球手機AP芯片華為海思位居第三,超越三星,占據16%的市場份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超30%。國內位居第一,市場份額達到41%。華為發布麒麟710A進軍汽車座艙域。麒麟710A在麒麟710的基礎上進行了CPU降頻處理,從原先的2.2GHz降到了2.0GHz,由中芯國際代工,采用14nm工藝。
麒麟710芯片
資料來源:華為發布會
4.巴龍和天罡芯片應用于通信領域
華為5G通信芯片包括巴龍和天罡系列芯片。巴龍5000目前少有的已經商用的5G基帶終端芯片。巴龍5000支持NSA和SA兩種組網方式,兼容2G、3G、4G和5G多種網絡制式,覆蓋sub-6GHz和mmWave頻段,峰值下載速率分別可達4.6Gbps和7.5Gbps。目前比亞迪已宣布旗下車型“漢”將采用華為以巴龍5000為核心的5G通信模組MH5000。
巴龍5000芯片
資料來源:華為官網
天罡芯片是全球首款5G基站芯片,在集成度、算力、頻譜帶寬等方面表現出色。三方面性能的改善,使得基站的尺寸縮小超過50%,重量減輕23%,安裝時間相比4G節省一半。因而,華為自主研發5G基站能夠實現體積小、重量輕、性能強等多項優勢,超過以往的4G基站,并實現成本的壓縮。
四、鴻蒙系統
華為鴻蒙是面向全場景微內核的分布式OS,可實現跨平臺協作。鴻蒙是全世界第一個面向全場景微內核的分布式OS,其開發的初衷是為了提升操作系統的跨平臺能力,包括支持全場景、跨多設備和平臺以及應對低時延和高安全性挑戰的能力。鴻蒙系統具有四大特點:分布架構、天生流暢、內核安全和生態共享;有三層架構:第一層是內核,第二層是基礎服務,第三層是程序框架。2019年鴻蒙OS1.0率先用于智慧屏產品,計劃從2020年起將逐步用于手機、平板、汽車等更多智能設備中。具體如下圖所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智能汽車
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大變革下,軟件定義汽車理念已成為共識。華為在ICT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基礎,包括且不限于芯片-操作系統-機器學習算法-云技術-傳感器等,是培育華為汽車業務的沃土。華為智能汽車主要包括五大部分,智能車云、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具體如下圖所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六、5G技術
華為5G、云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加速融合,有效促進了制造、能源、交通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升了生產效率,產生新的價值。同時,隨著5G、AI、云、IoT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的興起,ICT技術正加速進入個人出行、家庭生活、企業生產和城市建設等方方面面。
1.5G基站
5G基站是5G網絡的核心設備,提供無線覆蓋,實現有線通信網絡與無線終端之間的無線信號傳輸。我國5G網絡建設布局比較早,無論是基站總量、網絡質量還是通信裝備制造水平,都處于全球領先水平。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5G基站總建設數量達71.8萬個,5G投資達到幾千億元,現在已經基本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
數據來源:工信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5G手機
我國5G用戶規模同步快速擴大,用戶規模以每月新增千萬用戶的速度爆發增長,至2020年底我國5G手機終端連接數近2億戶。5G行業應用逐步落地商用,“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數超1100個。總體來看,與2019年相比,國內市場5G手機手機出貨量大幅增加,上市上市新機型增加明顯,由此可見,5G手機深受國內市場歡迎。
數據來源:工信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七、主要供應商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