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風口】首個商用GW級生產基地開工 國內鈣鈦礦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
關鍵詞: 鈣鈦礦電池
中商情報網訊:作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技術,鈣鈦礦太陽電池技術被視為未來可以取代晶硅電池的技術。經過多年來的發展,鈣鈦礦太陽電池技術得到了極大地提升,光電轉換效率不斷突破,峰值已經接近于晶硅電池。疊加低成本優勢,鈣鈦礦電池產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一、行業發展現狀
1.鈣鈦礦電池市場規模
鈣鈦礦電池是利用鈣鈦礦結構材料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包括純鈣鈦礦電池和鈣鈦礦疊層電池兩種類型,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鈣鈦礦電池市場前景及融資戰略咨詢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發展迅猛,預計2026年將正式邁入量產階段,市場規模將達到101.3億元,2030年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將達到95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鈣鈦礦電池新增產能
相比其他種類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電池具有制備成本低、光電轉換效率高、柔性高等優勢,是目前最具產業化前景的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隨著相關企業加大布局和開發力度,鈣鈦礦電池的產業化進程有望加速。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6年鈣鈦礦電池新增產能有望達16GW,2030年將達161GW。
數據來源:CPI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鈣鈦礦電池成本結構
鈣鈦礦光伏電池由于光吸收能力強,材料的用量非常低,鈣鈦礦組件中鈣鈦礦層厚度大概是0.4um,而晶硅組件中的硅片厚度通常為180um,差了40-50倍。占比最多的是電極材料,達37%。鈣鈦礦材料成本占比僅為5%,玻璃、靶材等占到另外的30%以上,鈣鈦礦組件未來仍有較大的降本空間。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鈣鈦礦電池能源轉換效率
鈣鈦礦最大的優點是,單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要顯著高于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但價格只有晶硅的一半。從極限轉換率來看,鈣鈦礦三節層電池最高,達45%。其次分別為晶硅/鈣鈦礦雙節疊層、鈣鈦礦電池單層電池、晶體硅太陽能電池、TOPCon電池、HJT電池、普通單晶硅電池,轉換率分別為35%、31%、29.4%、28.7%、27.5%、24.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鈣鈦礦電池行業企業布局
在鈣鈦礦電池領域,我國在基礎原理和結構、產業化探索等方面均是與世界同步,甚至是領先,有望從底層基石上就建立起全球領先優勢。產業化方面,國內已建成多條100MW及以上中試線,多家企業已經簽約和規劃GW級的產能。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行業發展前景
1.政策支持行業發展
近兩年,相關政策陸續出臺,為鈣鈦礦電池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2022年10月,《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健康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突破高效晶體硅電池、高效鈣鈦礦電池等低成本產業化技術,推動光伏發電降本增效。2022年8月,《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重點研發高效穩定鈣鈦礦電池等技術。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鈣鈦礦電池的上下游加快布局,產業化進程正在提速
我國過去十年鈣鈦礦光伏在學術界的重大突破推動鈣鈦礦產業化進程。由于鈣鈦礦光伏與以晶硅光伏為主導的現有光伏產業鏈具有較大差異,鈣鈦礦光伏的崛起勢必將重塑整個產業鏈。目前不僅產業端在積極推動鈣鈦礦商業化,政策端也不斷刺激鈣鈦礦產業化。
3、鈣鈦礦組件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
隨著產業化進程加速和技術進步,鈣鈦礦組件未來的生產成本有望大幅降低,屆時鈣鈦礦組件的產品競爭力將顯著提升,市場份額也將不斷提升。且憑借超高的光電轉換效率,未來鈣鈦礦與晶硅疊層的電池技術有望成為光伏領域的終極技術形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