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稀土行業市場前景預測研究報告(簡版)
關鍵詞: 稀土
中商情報網訊: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1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著力推動稀土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一、稀土定義
稀土元素被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稀土元素因其自身獨特的電子結構而賦予其優異的光、磁、熱性能,可以與其他的材料形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功能材料,并大幅度的提高其他產品的性能和質量,具體如圖所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稀土行業發展政策
近年來,中國稀土行業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稀土行業發展與創新,《工業領域數據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關于鞏固回升向好趨勢加力振作工業經濟的通知》《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等產業政策為稀土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具體情況列示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稀土行業發展現狀
1.稀土資源分布情況
中國稀土儲量位居世界第一,且我國是全球唯一具備稀土全產業鏈各類產品生產能力的國家。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3年中國稀土行業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稀土資源分布中,中國儲量占比達33.8%。其次分別為越南、俄羅斯、巴西、印度,占比分別為16.9%、16.2%、16.2%、5.3%。
數據來源:USGS、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稀土產量情況
中國是全球稀土市場上最重要的賣家,也是世界上唯一能夠提供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特別是軍用重稀土。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稀土行業市場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稀土開采國,2022年中國稀土產量達21萬噸,同比增長25%。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產量將達24萬噸,2024年將達27萬噸。
數據來源:USGS、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稀土產量分布情況
2022年全球稀土礦產量30萬噸,其中有70%來自中國,共21萬噸,占據絕對領先的地位。其次分別為美國、澳大利亞、緬甸、泰國,占比分別為14.3%、6.0%、4.0%、2.4%。
數據來源:USGS、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稀土產品
(1)稀土永磁材料
中國是稀土永磁材料最大生產國,近年來,中國稀土永磁材料產量及消耗量都保持穩定增長趨勢。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3年中國稀土永磁材料市場前景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量21.33萬噸,同比增長8.72%,2022年產量約為24.6萬噸。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產量將達26.7萬噸,2024年將進一步增長至28.4萬噸。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稀土儲氫材料
稀土儲氫材料是目前唯一實現大規模商用化的儲氫材料,市場規模與產量占據主導性地位。中國稀土儲量豐富,為儲氫材料行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市場保證。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儲氫材料市場前景及融資戰略咨詢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稀土儲氫材料產量達1.28萬噸,同比增長18.52%,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產量將達1.3萬噸,2024年將增長至1.41萬噸。
數據來源:工信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稀土拋光材料
稀土拋光粉是指一種以氧化鈰為主體成分用于提高制品或零件表面光潔度的混合輕稀土氧化物的粉末。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互聯網+稀土拋光粉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稀土拋光材料產量約為4.42萬噸,同比增長29.7%,2022年產量達5.43萬噸。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產量將達6.44萬噸,2024年將進一步增長至7.45萬噸。
數據來源:工信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重點企業分析
2023年,我國第一批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在12萬噸,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在11.5萬噸。其中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稀土開采分配總量最多,具體如圖所示:
資料來源:工信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稀土行業重點企業
1.中國稀土
中國稀土集團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稀土氧化物等產品的生產運營,以及稀土技術研發、咨詢服務。中國稀土主導產品為高純的單一稀土氧化物、稀土富集物。
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06億元,同比下降1.99%;實現歸母凈利1.26億元,同比下降65.76%。2023年上半年主營產品包括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及合金,分別占整體營收的74.12%、25.36%。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北方稀土
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生產經營稀土原料產品、稀土功能材料產品及部分稀土終端應用產品。北方稀土的主要產品是稀土精礦、碳酸稀土、稀土氧化物、稀土鹽類、稀土磁性材料、拋光材料、貯氫材料、發光材料、鎳氫動力電池、稀土永磁磁共振儀。
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9.23億元,同比下降10.98%;實現歸母凈利13.8億元,同比下降70.2%。2023年上半年稀土功能材料及應用產品分部營收占整體的28.02%。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廈門鎢業
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鎢、稀土投資;鎢及有色金屬冶煉、加工;鎢合金、鎢深加工產品和稀有稀土金屬深加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粉末、硬質合金、精密刀具、鎢鉬絲材、能源新材料和稀有稀土金屬的制造技術、分析檢測以及科技成果的工程化轉化;房地產開發與經營;企業管理及社會經濟咨詢等。廈門鎢業主要產品品種有:仲鎢酸銨、氧化鎢、鎢粉、碳化鎢粉、硬質合金、精密刀具、鎢鉬絲材、新能源材料、稀土材料、磁性材料等。
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95.28億元,同比下降20.01%;實現歸母凈利11.61億元,同比下降11.1%。2023年上半年主營產品包括電池材料、鎢鉬等有色金屬制品、稀土業務,分別占整體營收的42.71%、39.82%、12.91%。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廣晟有色
廣晟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稀土礦開采、冶煉分離、深加工以及有色金屬貿易業務,生產產品包括稀土精礦、混合稀土、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鎢精礦等。
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1.44億元,同比下降7.33%;實現歸母凈利111.57億元,同比下降21.7%。2023年上半年稀土及相關產品營收占整體的23.3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廣東稀土
廣東稀土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5月26日,經營范圍包括稀土、稀有金屬及其它有色金屬采選、冶煉和新材料及應用項目的投資、研發、經營及產品貿易等。
2023年,我國第一批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在12萬噸,廣東稀土的稀土開采分配量排名第四。
五、稀土行業發展前景
1.政策推動稀土行業高質量發展
2011年以來,稀土冶煉分離企業從99家壓縮到59家,6家稀土集團主導市場的格局初步形成,扭轉了“多、小、散”的局面。2021年,工信部發布《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明確了稀土管理職責分工、建立了總量指標管理任務,旨在通過淘汰落后產能,進一步促進產業整合,推動產能布局集中,有利于稀土產業整體實現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2022年12月,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公布《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2023年)》的公告,出口延續實行許可證管理;11月,《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稀土》等稀土相關規范的發布,對規范稀土資源勘查和稀土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2.下游永磁材料應用場景廣闊將推動稀土需求
稀土以其優異的光電磁性能廣泛應用于軍事、冶金、石化等各個領域。稀土永磁材料作為稀土領域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下游類型,在汽車與風電兩領域應用占比較大,占比接近8成。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高,稀土的需求市場有望持續擴張。同時,稀土材料多樣化的適用性令其在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磁懸浮列車等高端制造領域內存在大量應用空間,未來相關領域的產業化也將進一步推升稀土產業市場需求。
3.稀土資源豐富
中國稀土業成為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伴隨著世界性的新技術潮流而迅猛崛起的一項新興產業。中國是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稀土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2022年中國稀土儲量占比全球最大,全球近70%的稀土產自中國。稀土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廣泛應用于高科技產品和新興產業,并成為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市場前景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