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智慧農業產業鏈圖譜研究分析(附產業鏈全景圖)
關鍵詞: 智慧農業
中商情報網訊:智慧農業是農業中的智慧經濟,或智慧經濟形態在農業中的具體表現。智慧農業是智慧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智慧農業是智慧經濟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實現后發優勢、經濟發展后來居上、實現趕超戰略的主要途徑。
一、產業鏈
中國智慧農業產業鏈上游為農業產前環節,包括飼料、化肥、農業機械、生產環境監測、農業操作自動化、農作物產量預測等;中游為智慧農業,可分為智慧種業、智慧農田、智慧種植、智慧農場、智慧畜牧、智慧漁業等;下游為不同應用領域,包括農村電商、生鮮電商、冷鏈物流、農業金融等。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二、上游分析
1.種子
我國是農業大國,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種子是不可或缺的生產資料,對農業生產的作用十分巨大。種子的質量會對農業生產的質量、產量造成直接影響,優質的種子可以促進作物增產,進而保障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國際種業巨頭相比,我國農作物育種缺乏核心競爭力,種業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較低。近年來,我國種業銷售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2022年種業銷售毛利率22.41%,2023年一季度種業銷售毛利率提高至25.79%。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2.飼料
在“雙碳”戰略及“行業轉型”發展驅動下,飼料工業進入整合提升階段,行業開始以量為主逐步轉向以質為主的高質量發展階段。近年來,中國飼料產量保持增長趨勢,2023年7月全國飼料產量為2662.1萬噸,同比增長6.2%。2023年1-7月全國飼料產量17474.1萬噸,同比增長3.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3.化肥
2015-2020年,受“減肥增效”政策的影響,全國農用氮磷鉀化肥產量整體呈現下降趨勢,2021年起呈現小幅增長。2023年7月全國農用氮磷鉀化肥產量為457.4萬噸,同比增長5.9%。2023年1-7月全國飼料產量3250.9萬噸,同比增長0.1%。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4.農業機械
(1)植保無人機
隨著高效農業的推進和智慧農業的發展,植保工作的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高速發展,我國農用植保無人機推廣和普及的速度也在快速提升,2022年突破植保無人機數量增長至12.1萬臺,同比增長23.6%,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保有量將達14.7萬臺。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拖拉機
數據顯示,2023年1-7月大型拖拉機產量約為6.3萬臺,同比增長6.6%;大型拖拉機產量約為16.8萬臺,同比下降4.9%;大型拖拉機產量達10.4萬臺,同比增長23.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3)重點企業分析
近日,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公布了“中國農業機械零部件龍頭企業”名單。榜單顯示,諸城瀚信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江蘇丹帥車輛部件有限公司、江蘇海平面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一拖(洛陽)液壓傳動有限公司、浙江昌亨機械有限公司、南通卓越精密件有限公司、河北冀工膠管有限公司、安徽艾可藍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市華北農機裝備有限公司、河北圣和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等67家企業上榜。涉及剝皮機總成、車燈、車載信息采集終端、傳動軸、彈齒、低壓膠管、發動機尾氣后處理裝置、犁耙片、農機車輪、農機輔助駕駛設備液壓多路閥等方面。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市場規模
近年來,得益于社會環境的支持以及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國智慧農業行業正在不斷發展,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智慧農業發展趨勢分析及投資格局預測報告》顯示,結合中國農業產值,2022年我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約743億元,同比增長8.5%。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我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達826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應用場景
目前,現代農業新技術則主要體現在智慧農業的生產環節上,主要包括數據平臺服務、無人機植保、精細化養殖、農機自動駕駛四大應用場景,并廣泛應用在農業種植和畜牧養殖上。其中,數據平臺服務和無人機植保累計占比達7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企業注冊量
近年來,中國智慧農業相關企業注冊量持續增加。2022年我國新增智慧農業相關企業2649家,同比下降4.9%。截至2023年5月,我國新增智慧農業相關企業1170家。
數據來源:企查查、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投融資情況
近年來,中國智慧農業行業投資事件數量及規模整體呈波動上升趨勢。數據顯示,2022我國智慧農業領域共發生融資事件32起,涉及的融資金額達到24.37億元。截至2023年8月,我國智慧農業投資數量達20起,投資金額達12.28億元。
數據來源:IT桔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重點企業
近日,互聯網周刊發布“2023智慧農業企業排行”。榜單顯示,大北農、牧原股份、隆平高科、吉峰科技、農信互聯、極飛科技、國源科技、托普云農、豐農控股、布瑞克、豐疆智能、極目機器人、博創聯動、中科原動力、禾大科技、愛科農、惠達科技、佳格天地、麥飛科技、云洋物聯等企業上榜。
資料來源:互聯網周刊、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6.企業熱力分布圖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農村電商
農村電子商務,通過網絡平臺嫁接各種服務于農村的資源,有效助力鄉村振興。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農村電商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格局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農村網民規模超過3億人,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2.17萬億元,同比增長5.85%。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農村網絡零售額將達2.4萬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生鮮電商
由于疫情的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受到了改變,生鮮電商市場快速發展。近年來,中國生鮮電商行業交易規模整體保持穩定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生鮮電商產業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2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5601.4億元,同比增長20.25%。隨著生鮮電商行業逐漸成熟,以及人們網購生鮮的習慣逐漸養成,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未來生鮮電商行業規模將繼續增長,2023年將達6427.6億元。
數據來源:網經社、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冷鏈物流
近年來,隨著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產地銷地冷鏈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冷鏈裝備水平顯著提升,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互聯網+冷鏈物流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從2018年2886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491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4.24%,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5616億元。
數據來源:中物聯冷鏈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