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風口行業】市場潛力較大 氫能行業前景分析
關鍵詞: 氫能
中商情報網訊:氫能源作為一種新型能源,具有來源多樣、清潔低碳、靈活高效的特點,能夠幫助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消納,實現電網大規模調峰和跨季節、跨地域儲能,可廣泛應用于能源、交通運輸、工業、建筑等領域。在“雙碳”目標下,全球積極推進氫能發展,各國氫能政策不斷加碼,氫能行業發展迅速。
一、氫能行業市場現狀
1.市場規模分析
從2018年開始我國氫氣年產量已超過2000萬噸規模,產量整體呈穩定增長趨勢。“雙碳”目標提出后,我國氫能產業發展較快,預計2030年我國氫氣需求量將達3715萬噸,到2050年氫氣市場規模將達7542億元,發展空間廣闊。
數據來源: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制氫結構分析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制氫國家,能源結構為“富煤少氣”,煤制氫成本要低于天然氣制氫,62%的制氫量來自于煤或焦炭生產,工業副產氫占比約為19%,天然氣制氫占比18.1%,電解水制氫占比不足1%。
數據來源: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不同制氫方式
我國制氫來源包括化石能源制氫、工業副產氣制氫、電解水制氫、其他可再生能源制氫等方式,根據制氫工藝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同,可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三種路徑。其中,灰氫由化石能源制取,制氫過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藍氫是在灰氫的基礎上利用碳捕捉封存技術(CCUS)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綠氫由電解水制氫或生物質等其他環保方式制氫。
資料來源: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綠氫需求量預測
綠氫,就是通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直接支取氫氣,目前,我國正積極打造綠氫產業鏈,發展潛力巨大,潛在產業規模將達10萬億元。2022年,全球綠氫需求量約為27萬噸,未來,隨著碳排放考核進一步趨嚴及電價下降,綠氫有望與天然氣制氫實現平價,綠氫需求量將實現大幅增長,預計2025年綠氫需求量超150萬噸,2030年綠氫需求量將超3000萬噸。2022-2030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81.0%。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氫能項目建設情況
氫能是重要的能源載體,也是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能源主體。從項目建設情況來看,國內制氫項目投資大幅增加。據統計,2023年已有9個省份公布35個氫能產業項目,總投資額超650億,其中綠氫項目達到7項,主要分布在寧夏、河北和江蘇等風光資源優勢地區,進一步推進綠氫商業化發展。
資料來源:氫云鏈、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行業發展前景
1.“雙碳”助推行業發展
2020年是全球氫能發展加速之年,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下脫碳成為全球氫能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在此背景下,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與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低碳清潔的氫能源成為實現碳中和路徑的重要抓手。在政策的推動下,未來我國氫能源行業將進一步擴大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方向。氫能行業相關政策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政策
2.能源轉型為行業提供新機遇
近年來,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比快速上升,但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占比仍高達77%左右,傳統工業、能源行業面臨巨大的減碳壓力。未來,氫能源將在能源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到2050年將滿足全球最終能源需求的7%。在能源轉型的背景下,未來氫能源行業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3.下游需求量增長推動氫能產業發展
在倡導健康環保的時代背景之下,發展氫能源是目前的主流趨勢之一,氫能源汽車是氫能的主要應用領域。隨著氫能應用關鍵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產業規模化的持續提升,除了汽車領域,逐步傳導至工業、建筑、電力等領域。未來,氫能源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擴大,氫能需求隨之增長,加速制氫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