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風口行業】綠色電力市場快速發展 行業前景如何?
關鍵詞: 綠色電力
中商情報網訊:綠色電力是指利用特定的發電設備及先進的能源技術,將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轉化成的電力,具有排碳水平較低、對環境影響較小的優點。2023年6月2日,由國家能源局組織11家研究機構編制而成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發布,《藍皮書》指出,將加強電力供應保障性支撐體系建設作為第一類重點任務,要充分利用各類電源的互補特性,構建多元綠色低碳的邊緣供應結構。隨著能耗雙控工作的推進、配額制及綠證交易機制的發展,我國綠電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一、綠色電力概述
綠色電力簡稱“綠電”,是指是指來自可再生能源的電力,在生產電力的過程中,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于零,相較于火力發電等傳統能源發電,其產生的電力,對環境的污染較低。目前,綠色電力按動力來源主要分為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地熱發電五大類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綠色電力行業發展現狀
(一)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及發電量結構
截至2022年底,我國非化石能源裝機規模達12.7億千瓦,占總裝機的49%,超過煤電11.2億千瓦的裝機規模。其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均居世界首位。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7.6億千瓦,占總裝機的30%,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9億千瓦,占比約16%。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2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達3.1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36%。其中,水力發電量約1.4萬億千瓦,約占總發電量的15%,風電、光伏發電量1.2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1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太陽能發電
1、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
太陽能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展主力,可助力節能減排。近年來,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隨著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光伏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的迅猛發展。2022年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39261萬千瓦,增長28.1%;新增裝機容量8741萬千瓦,同比增加60.3%。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太陽能發電量
近年來,由于我國大力提倡能源綠色環保,新能源發電市場不斷推行,光伏發電量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太陽能發電量達229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3%,增速較2021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三)水力發電
1、水力發電裝機容量
水力發電效率高,發電成本低,機組啟動快,調節容易,國家要求大力發展新能源、因地制宜開發水電。2022年水電裝機容量41350萬千瓦,較上年同期增加2258萬千瓦,同比增長5.8%。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水力發電量
近年來,中國水力發電量穩步提高。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水力發電量13552.09億千瓦時,較去年微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水力發電企業競爭格局
我國的水力發電行業以國有壟斷為主,但是三峽集團的長江電力卻是五大集團以外的企業,同時是單體水電裝機容量最大的企業。按照水電裝機容量份額,我國水力發電行業競爭梯隊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梯隊,五大集團及長江電力居于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為國投電力、三峽水利、小浪底、閩東電力等。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風力發電
1、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及結構
近年來,我國風力發電累計裝機容量持續增長。2022年,中國風電行業運行平穩。截至12月底,全國風電裝機容量36544萬千瓦,同比增長11.2%;風電新增裝機容量3763萬千瓦,同比減少21%。
2023年1-4月,風電新增裝機容量1420萬千瓦,同比增加462萬千瓦。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中國風力發電主要以陸上風電為主,2022年累計裝機量占比達92.2%。受限于成本問題整體規模較小,整體和地方政策相繼出臺推動海上風電滲透率持續走高,2022年達7.8%左右,目前整體裝機量仍較低。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風力發電企業競爭格局
2022年中國風電新增吊裝容量為48.8GW,相較于2021年下降13%。其中,陸上風電新增43.6GW,同比小幅增長5%;海上風電新增5.2GW,同比下降64%。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從中國風電整機制造商的新增裝機容量來看,2022年排名前五的中國風機制造商是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運達股份和三一重能,前五企業占比75%,市場集中度較高。
數據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綠電市場
2022年,我國全年核發綠證2060萬個,對應電量206億千瓦時,較2021年增長135%;交易數量達到969萬個,對應電量96.9億千瓦時,較2021年增長15.8倍。截至2022年底,全國累計核發綠證約5954萬個,累計交易數量1031萬個,有力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三、綠色電力行業發展前景
1、政策利好綠電行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發布了多項利好政策文件引導綠色電力消費,我國綠電產業迎來了政策紅利期。在政策推動下,我國能耗雙控工作正有序展開,不僅促進了我國新能源和電網系統的健康發展,還為綠電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預期綠電補貼、配額等制度將有助于不斷完善提高新能源新增資產的入網門檻,減少政策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擾動,緩解新能源存量資產的棄風棄光問題,提高新增資產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我國綠電產業發電空間。
2、綠電消費需求增長帶動綠電行業發展
隨著我國綠電平價上網不斷推進,綠電消費需求呈現不斷增長趨勢。預計受益于國內市場的綠電消費需求,我國綠電產業裝機規模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帶動綠電行業發展。
3、綠電交易市場朝多元化發展
目前,我國綠電交易市場的交易標的主要是風電和光電,市場主體還需要進一步拓展,涵蓋分布式能源、水電等領域。未來,為做好與新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有效銜接,優化現有綠證核發制度,使更多、更高效的綠色電力加入綠電交易市場,將逐步推進分布式項目、海上風電、生物質發電等均納入綠證核發范圍,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