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省市無人駕駛行業“十四五”發展思路匯總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無人駕駛技術涵蓋了多項前沿技術,包括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等技術。無人駕駛系統通過車載傳感器和高精地圖收集處理信息,識別障礙物和標志信息,來判斷選擇適合的行駛路徑。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探索建立無人駕駛監管框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倫理審查規則。此外,10個省市將無人駕駛寫入十四五規劃綱要。
一、中國無人駕駛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1、無人駕駛產業鏈完善
無人駕駛的產業鏈可以分為感知、決策、執行三個層面。其中,感知層包括環境信息感知、車輛信息感知、高精度地圖等,涉及的環節包括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傳感器等。同時,車輛通過高精度地圖來獲取實時路況信息,并通過汽車通訊傳達至決策層。
決策層需要車聯網、車內輔助和計算平臺的配合。車聯網包括V2X、V2V(車輛環境通訊和車與車通訊);車內輔助包括交互決策、路徑規劃等;計算平臺核心要素是芯片與算法。
執行層則包括執行和控制,主要有動力、制動、轉向、燈光四個方面。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2、國家支持無人駕駛行業發展
無人駕駛是交通運輸領域的一項前沿技術,國家層面對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應用高度重視。2017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無人駕駛發展。
此外,地方政府積極支持無人駕駛行業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國內共有27城發布自動駕駛測試政策,開放測試道路里程超3000公里。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無人駕駛應用推廣目標明確
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會同11個國家部委聯合發布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該戰略指明了2025年實現有條件智能汽車規模化生產,203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的愿景,指出發展核心技術、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等智能汽車發展的主要任務,并宣布了加強組織實施、完善扶持政策等保障舉措。該戰略表明國家中央層面發展智能汽車的決心和方向,利好智能汽車產業鏈發展。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無人駕駛市場規模擴大
目前,我國正在積極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無人駕駛技術進一步推動,BAT等企業進入市場、加大投入研發技術,無人駕駛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據預測,2020年中國智能駕駛行業市場規模將超1700億元,2021年將增至2358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無人駕駛投融資活躍
伴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研發應用火熱,無人駕駛行業投融資規模迅速增長。2020年中國無人駕駛投融資事件75起,雖然較往年有所減少,但是投融資金額依舊保持在450億元以上,投融資金額略低于2019年高于往年。總體來看,無人駕駛投融資依舊活躍。
數據來源:IT桔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6、企業爭相布局無人駕駛
目前,國內車企、互聯網企業等紛紛布局無人駕駛,欲從中奪得先機。國內L3級別量產車型有望在2020-2021年推出,L2+級別輔助駕駛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目前各車企高端的車型已經基本實現L2級別輔助駕駛的配置,未來高級自動駕駛系統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2020-2021年將有可量產L3級別車型推出,2025年左右完全自動駕駛L5級別。
2020年,長安汽車推出了可量產L3級別車型Uni-T;廣汽集團推出了可量產L3級別車型AionLX;上汽集團將要推出L3級別量產車型MarvelXPro:長城或將于2020年Q2實現L2.9級別智能駕駛應用;吉利計劃在2020年實現G-Pilot3.0應用;比亞迪已經實現L2+級別自動駕駛。根據各車企的智能駕駛規劃,2020年是國內L3級別車型推出元年,2025年有望實現L4級別的高度智能駕駛。
企業無人駕駛業務布局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十四五時期各省市無人駕駛行業發展思路分析
近幾年,自動駕駛技術快速發展,產學研用各方創新熱情高漲。為推動無人駕駛行業發展,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探索建立無人駕駛、在線醫療、金融科技、智能配送等監管框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倫理審查規則。此外,10個省市將無人駕駛寫入十四五規劃綱要。
例如,北京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實施智能網聯汽車路基工程,開展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基礎地圖應用試點,建立“車路云網圖”支撐標準,搭建新一代自動駕駛出行綜合服務平臺,聯合建設京滬車聯網公路,覆蓋道路里程超過6000公里。建成一批高級自動駕駛(L4級別)示范區,運行區域總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實現限定區域內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規模化運行。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