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智慧農業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簡版)
關鍵詞: 智慧農業
中商情報網訊:近年來,農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滲透率不斷提升,農業數字化轉型初見成效。智慧農業在山東、河北、廣西等多地快速發展,賦能鄉村振興。
一、智慧農業定義
智慧農業就是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運用傳感器和軟件通過移動平臺或者電腦平臺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除了精準感知、控制與決策管理外,從廣泛意義上講,智慧農業還包括農業電子商務、食品溯源防偽、農業休閑旅游、農業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內容。
智慧農業是物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領域的應用,主要有監控功能系統、監測功能系統、實時圖像與視頻監控功能。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智慧農業行業發展政策
近年來,中國智慧農業行業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智慧農業行業發展與創新,《“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等產業政策為智慧農業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具體情況列示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智慧農業行業發展現狀
1.市場規模
近年來,得益于社會環境的支持以及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國智慧農業行業正在不斷發展,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結合中國農業產值,2022年我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約743億元,同比增長8.5%。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年我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達826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應用場景
目前,現代農業新技術則主要體現在智慧農業的生產環節上,主要包括數據平臺服務、無人機植保、精細化養殖、農機自動駕駛四大應用場景,并廣泛應用在農業種植和畜牧養殖上。其中,數據平臺服務和無人機植保累計占比達7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企業注冊量
近年來,中國智慧農業相關企業注冊量持續增加。2022年我國新增智慧農業相關企業2649家,同比下降4.9%。截至2023年5月,我國新增智慧農業相關企業1170家。
數據來源:企查查、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重點企業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傳統農業也正在被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進行重構和升級,智慧農業概念順勢誕生,顯著提高了農業生產經營的效率。其中大北農、牧原股份、隆平高科、國源科技等知名企業均位于榜單前列。
數據來源:《互聯網周刊》、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智慧農業行業重點企業
1.大北農
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主要為飼料科技產業和養豬科技產業。主要產品為飼料產品、養殖產品、種業產品、植保產品、疫苗產品、獸藥產品、原材料等。
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7.75億元,同比增長20.36%;歸母凈利潤虧損3.05億元。2022年主營產品包括飼料產品、養豬產品、原材料,占比分別為68.80%、16.87%、9.50%。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牧原股份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生豬的養殖銷售、生豬屠宰,主要產品為生豬、飼料原料、屠宰、肉食產品。牧原股份通過開發物聯網平臺,把前端智能設備采集的數據進行統一匯總處理,建立大數據分析模型,實現助推傳統生豬產業向智慧產業轉型升級。
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1.98億元,同比增長32.39%;歸母凈利潤虧損11.98億元。2022年生豬占整體營業收入的95.93%。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隆平高科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農作物高科技種子及種苗的研發、繁育、推廣及服務。隆平高科主要產品包括雜交水稻種子、玉米種子、蔬菜瓜果種子、小麥種子、食葵種子、雜交谷子種子、油菜種子、棉花種子及綜合農業服務等,其中水稻種子、玉米種子、蔬菜種子為公司核心業務板塊。
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64億元,同比增長17.57%;實現歸母凈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216.67%。2022年主營產品包括玉米種子、水稻種子,占比分別為35.69%、35.30%。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國源科技
北京世紀國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提供地理信息數據工程、行業應用軟件開發和空間信息應用服務等業務。國源科技借助自主研發的國源地圖平臺,搭建出一套完善的智慧農業保險系統,為保險公司提供“承保驗標、作物生長監測、查勘定損、合規監管、統計分析、風險預警”等服務,打造出“按圖作業、依圖管理、據圖決策”的農業保險管理新模式,為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提供3S科技服務支撐。
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0.39億元,同比下降39.31%;歸母凈利潤虧損0.08億元。2022年主營產品包括地理信息數據工程、空間信息應用服務、行業應用軟件開發,占比分別為60.02%、22.86%、17.0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云圖控股
成都云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復合肥的生產和銷售。云圖控股主要產品復合肥、純堿、氯化銨、磷酸一銨、黃磷、食用鹽、工業鹽等。云圖控股豐云農服平臺目前主要以農業產業鏈為核心,依托縣級服務中心和鄉村服務站提供種植托管、高產方案等綜合服務,幫助農民實現規模化種植、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種植收益。
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6.77億元,同比增長2.99%;實現歸母凈利潤3.54億元,同比下降23.87%。2022年主營產品包括化肥、化工,占比分別為52.25%、19.80%。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智慧農業行業發展前景
1.政策利好行業發展
智慧農業是農業的根本出路,也是當前國家大力發展的產業,我國在智慧農業和智慧農業產業化上給予了諸多的政策支持。同時,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農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正在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進行重構和升級,互聯網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設施,農業也正在煥發出嶄新的力量。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國家數字化農業戰略等多種因素的推動下智慧農業行業前景廣闊。
2.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行業發展
目前,智慧農業在我國展現出較好的發展潛力。創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農業的發展模式,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GIS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等使中國農業從原來看天吃飯的傳統農業模式轉變為高產、高效、低耗、優質、生態和安全的智慧農業模式。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存儲,全面感知,數據上云等方式使得智慧農業的傳輸網絡進一步擴大,互聯網+智慧農業模式不斷涌現。未來,隨著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的進一步應用,農業生產經營的各環節不斷延伸,將促進智慧農業更好地發展。
3.市場主體進軍智慧農業帶動行業發展
政府引導、市場主體、社會參與的智慧農業發展協同推進機制開始發揮作用,企業主動投入、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廣泛參與的共建格局正在形成,市場主體正在成為建設智慧農業的重要力量。大型企業紛紛進軍智慧農業領域,農業企業也在數字化轉型中主動作為,傳統農業企業主動擁抱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大力發展智慧種植、智慧畜牧、智慧漁業、智慧加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