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產業研究院:《2023年中國電子特氣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發布
關鍵詞: 電子特氣
中商情報網訊:電子特氣作為半導體制造的關鍵材料,被譽為半導體產業的“血液”,直接影響半導體產品的性能。通過不斷的經驗積累和技術進步,業內領先企業已在部分產品上實現突破,達到國際標準,逐步實現了進口替代。但是高端電子特氣國內自給率低,對我國半導體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形成制約。
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電子特氣行業的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推出《2023年中國電子特氣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報告》主要圍繞電子特氣行業概況;電子特氣行業發展環境;電子特氣行業市場現狀;電子特氣行業上下游市場分析;電子特氣重點企業分析;電子特氣行業發展前景等六個章節展開,通過對當前的產業現狀進行分析,預測電子特氣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
PART1電子特氣行業概況
電子特氣指的是工業氣體中附加值比較高的特殊用途氣體。與傳統工業氣體在純度和用途上有所區分。特種氣體的生產過程中涉及合成、純化、混合配制、充裝、分析檢測、氣瓶處理等多項工藝技術,流程較為復雜。
電子特氣種類眾多,廣泛應用于離子注入、刻蝕、氣相沉積、摻雜等環節,被稱為集成電路、液晶面板、LED及光伏等材料的“糧食”和“源”,決定了器件的最終良率和可靠性。
PART2電子特氣行業發展環境
電子特氣在生產過程中涉及合成、純化、混合配置、充裝、分析檢測、氣瓶處理等多項工藝技術,尤其是半導體客戶對氣體純度、混合氣體配比精度以及氣瓶處理技術等具有高要求。通過不斷的經驗積累和技術進步,業內領先企業已在部分產品上實現突破,達到國際標準。
PART3電子特氣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全球電子特氣市場規模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2018年全球電子特氣市場規模39.14億美元,2022年突破50億美元,預計2023年將增至51.17億美元。
近年來,中國電子特種氣體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22年電子特種氣體市場規模220.8億元。我國電子氣體市場規模的增長率明顯高于全球電子氣體增長率,未來有較大發展空間。預計2023年中國電子氣體市場規模逼近250億元。
PART4電子特氣行業上下游分析
隨著我國不斷加大對工業污染的治理力度,國內工業污染治理也得到顯著效果,2017年以來,我國廢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呈現出持續下降的態勢。2021年全國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74.78萬噸,同比減少13.65%。氮氧化物排放量972.65萬噸,同比減少17.69%。
電子特種氣體主要用于集成電路、顯示面板、LED(發光二極管)、光伏電池等領域。從中國電子特氣應用市場結構來看,集成電路制造占比最高,約占總體電子特氣市場的43%。顯示面板領域占比約21%,太陽能電池領域占比約13%,LED及其他領域占比約6%。隨著半導體行業的快速發展,電子特氣的種類、數量仍在不斷增加。
PART5電子特氣行業企業分析
本章節重點介紹華特氣體、金宏氣體、凱美特氣、昊華科技、雅克科技、和遠氣體。
PART6電子特氣行業發展前景
近年來我國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對集成電路及其配套產業鏈的發展予以重點推動支持,電子特種氣體也列入了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2021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集成電路等產業創新發展;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為行業的技術突破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