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智能網聯汽車進入新應用階段 企業如何擁抱新機遇?
關鍵詞: 智能網聯汽車
中商情報網訊:目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車、路、云一體化應用,已經從小規模的測試階段,進入了新的應用階段,它需要車輛、路側基礎設施、云控平臺、通信網絡、高精地圖定位、安全防護系統等融合協同運行。由于我國在通信領域及新能源汽車領域具有領跑優勢,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將促進汽車、交通、通信、云計算等多行業的跨領域融合發展。
一、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現狀分析
1.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
近年來,政府相關部門積極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發展,行業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1209億元,同比增長19.5%。隨著行業科技加速變革,技術加快升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市場規模將增至1503億元。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
隨著智能網聯技術迅速推廣,6G網絡的發展,以及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接受度逐漸增高,智能網聯系統在汽車產業內的裝配率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83%的水平,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將增至2490萬臺,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6.1%,發展空間十分廣闊。
數據來源:ID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ADAS級智能網聯汽車銷量
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駕駛技術關系密切,在中國市場上,智能網聯汽車普遍配備ADAS(L1+L2)智能駕駛技術。目前,中國的智能駕駛技術仍處于發展階段,配備L2駕駛技術的汽車已實現批量生產。近幾年,我國ADAS級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增長速度較快,由2019年的7200千臺增至2022年的13208千臺,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2.4%。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年我國ADAS級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將增長至14811千臺。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ADAS級智能駕駛技術滲透率
隨著技術不斷改進,汽車正成為智能終端,這不僅會改變人類駕駛的行為習慣,也會在交通安全、運輸成本、車輛效率等方面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目前,L1、L2及L3智能駕駛技術仍是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的主流,中國ADAS級智能駕駛技術的滲透率預計將于2023年達到51.9%。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重點企業投資動向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企業如何擁抱新機遇?
1.加強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
智能網聯汽車具有科技含量高、技術復雜的特點,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是企業持續、快速、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目前,智能駕駛、車聯網、節能減排等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競爭不斷加劇,技術革新的頻率不斷加快。為跟上行業和市場發展的步伐,企業需要持續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投入,加大智能網聯研發投入占比,豐富產品矩陣,不斷創新并提供更安全、舒適、高效的移動出行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積極應對行業及市場競爭。同時,通過不斷增強企業產品力,進一步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經營能力,提高抗風險能力。
2.建立良好的產業生態
推動汽車智能化進程需要更廣范、更深入的產業協作,企業需要積極開展多維度、多渠道的協作共創,融合用戶、車廠客戶、合作伙伴、科研院校和社區開發者,在業務發展、技術開發、質量水平、協同效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進行協作,共同建立良好的產業生態。良好的生態已成為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保障企業在研發、交付、質量等能力的全面提升,強化企業整體的風險抵抗能力,助力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3.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流程
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與數據安全在產業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數據一旦被泄露或濫用,不僅可能造成經濟財產損失,還有可能造成人身傷害,甚至影響國家安全。目前,大部分的車型在信息安全防護水平方面偏低,車內相關聯網部件及控制部件防護可靠性不高,且缺失一定的安全策略,導致信息安全事故頻發。智能網聯時代車企數據安全挑戰更大,為保障用戶信息安全,增強用戶信心,企業應該不斷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流程,增強從產品級到組織級的完整信息安全能力,努力構建安全合規、高效有序、可持續的網絡安全環境。
4.完善人才的吸收、留用和培養機制
在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要警惕人力資源成本上升,技術人員流失等風險,通過多方面確保人才的吸收、留用和培養。可以在人才聚集地設立分部,吸引當地優秀人才;完善激勵機制,加強對優秀技術人才的吸引和留用;保持以核心技術人才為基點,通過完善核心技術人才發展和培養制度,形成穩定的技術人才階梯結構。同時,加速推進專業技術人才與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助力企業業務目標的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