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數字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及行業發展的驅動因素預測分析(圖)
關鍵詞: 數字醫療服務
中商情報網訊:隨著技術的進步及有利的政策支持,數字醫療健康理念應運而生。數字醫療健康是以價值為基礎的醫療健康與數字醫療服務的結合。這不僅是醫療服務、消費醫療健康服務及健康管理服務的數字化,還是該等服務之間建立的互聯性產生的增值。其被視為解決中國醫療健康服務行業痛點的有效途徑。
中國現有的醫療服務體系總體上還處于業務運轉相對脫節、低效率、低透明度的發展模式;而數字醫療是一種更加互聯、組織良好、協作暢通、在線線下結合、高效率、高透明度的發展模式。數字醫療模式預期將構造一個沒有物理邊界的醫療生態,共享數據,共享知識,使AI、大數據、智能穿戴及社區成為醫療服務體系的新元素。在這個過程中,數字技術和模式創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兩者相輔相成,可共同促進:構造精準、標準化、可度量的醫療健康服務模式;從整體上創造出更多醫療服務資源,使好醫院更大,好醫生更多;及使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走出醫院,進入家庭。
中國數字醫療服務市場近年來發展迅猛,其涵蓋了四個關鍵組成部分:數字化醫療健康基礎設施;數字醫療服務;數字消費醫療健康產品及服務;及數字健康管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2年中國數字醫療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約1954億元,預計將于2023年進一步增至2844億元。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發展的驅動因素分析
1.技術發展及升級的醫療健康需求
隨著技術基礎設施的進步,信息技術與傳統醫療健康行業進一步整合,推動了數字醫療服務的產品及服務模式的創新及升級。該升級亦歸因于人們對高質量醫療健康服務需求的上升。通過應用信息技術,不同級別的醫院或醫生能夠順利地進行溝通及合作,患者亦可以跨地區獲得高質量的醫療健康服務。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及健康意識的增強,數字醫療服務正被更多的用戶所認可及使用。
2.政府有利政策
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通過數字化手段提高醫療健康行業的運營效率,尤其是社會醫療保險基金的運營效率,以有效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近年來,中國政府出臺多項政策以促進行業的數字化發展。例如,中國政府實施互聯網醫院標準,開放社會醫療保險在線支付,推動了多種形式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及產品的發展。尤其是在疫情的背景下,中國政府發布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包括于2020年2月公布的《關于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及《關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工作的通知》,以及于2020年3月公布的《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
3.疫情加速推進行業發展
自疫情爆發以來,國家醫療保障局首次在國家醫保文件中引入“互聯網醫療服務”,并落實具體政策,以支持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常見病及慢病在線跟蹤醫療服務。該等政策制定了未來要達到的具體目標及指引,鼓勵醫療數字化向前發展。此外,為應對受疫情影響的封鎖,醫療服務提供商已加快醫療服務的數字化。遠程診斷及治療以其高效、便捷的特點被接受,并將在疫情后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疫情導致政府相關政策出臺并加快醫療數字化應用,因此,待疫情緩解后,對數字醫療服務市場的積極影響有望在未來持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