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MCU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簡版)
關鍵詞: MCU
中商情報網訊:目前我國MCU國產化率約為16%,國產替代空間大,國內MCU市場保持穩定增長。我國MCU行業的各大企業,加快產品技術研發,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推進MCU行業的國產替代進程。
一、MCU定義
MCU即微控制器,又稱微控制單元或單片機,是把微處理器的頻率和規格適當縮減,并將內存、閃存、計數器、A/D轉換、串口等集成到單一芯片上,形成的芯片級計算機。
根據處理的數據位數分類,可分為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根據指令結構,可分為CISC(復雜指令集計算機)和RISC(精簡指令集計算機);按存儲器架構分,可分為哈佛架構和馮諾依曼架構;按照用途分,可分為通用型微控制器和專用型微控制器。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MCU行業發展政策
近年來,中國MCU行業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MCU行業發展與創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關于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產業政策為MCU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具體情況列示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MCU行業發展現狀
1.市場規模
我國MCU行業起步較晚,隨著下游需求的持續增長,我國MCU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21年中國MCU市場增長了36%至365億元。2022年中國MCU市場規模達390億元,2023年將達420億元。
數據來源:IHS、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汽車MCU市場規模
汽車MCU是汽車芯片產業的主要分支,可應用于汽車各類零部件和整車制造。隨著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對汽車MCU的需求量擴大,全球及中國汽車MCU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22年全球市場規模達79億美元,中國市場規模達33.4億美元。預計2023年全球及中國市場規模將分別達84億美元、36.84億美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競爭格局
國內MCU市場仍以海外廠商為主,大陸廠商中穎電子、兆易創新等企業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4.4%和4.1%。其次為國民技術、樂鑫科技、復旦微電,占比分別為1.8%、1.5%、0.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重點企業分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MCU行業重點企業
1.兆易創新
兆易創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存儲器、微控制器和傳感器的研發、技術支持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為閃存芯片,具體為串行的代碼型閃存芯片。
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7.69億元,同比增長6.94%;實現歸母凈利潤20.97億元,同比增長26.94%。2022年上半年主營產品包括存儲芯片、微控制器、傳感器,占比分別為58.45%、36.53%、4.4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中穎電子
中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自主品牌的集成電路芯片研發設計及銷售,并提供相應的系統解決方案和售后的技術支持服務。主要產品為微控制器芯片、OLED顯示驅動芯片。
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6.02億元,同比增長7.23%;實現歸母凈利潤3.23億元,同比下降12.94%。2022年主營產品包括工業控制、消費電子,占比分別為73.51%、26.49%。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樂鑫科技
樂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從事物聯網通信芯片及其模組的研發、設計及銷售。樂鑫科技主要產品有ESP8089系列芯片、ESP8266系列芯片、ESP32系列芯片、ESP8266系列模組、ESP32系列模組。公司在物聯網Wi-FiMCU通信芯片領域具有領先的市場地位。
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2.71億元,同比下降8.3%;實現歸母凈利潤0.97億元,同比下降51.01%。2022年主營產品包括模組、芯片,占比分別為67.21%、31.9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國民技術
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專業從事超大規模信息安全芯片和通訊芯片產品設計以及整體解決方案研發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安全芯片和通訊芯片,其中,安全芯片包括USBKEY安全芯片、安全存儲芯片、可信計算芯片和移動支付芯片。
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34億元,同比增長53.37%;實現歸母凈利潤0.03億元,同比下降96.7%。2022年上半年主營產品包括負極材料、集成電路和關鍵元器等,占比分別為52.98%、47.02%。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復旦微電
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開發、測試,并為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專業公司。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安全與識別芯片、非揮發存儲器、智能電表芯片、FPGA芯片和集成電路測試服務。
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5.39億元,同比增長37.33%;實現歸母凈利潤10.77億元,同比增長109.53%。2022年主營產品包括安全與識別芯片、非揮發性存儲器、FPGA及其他芯片,占比分別為27.58%、26.57%、22.0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MCU行業發展前景
1.政策利好行業發展
集成電路產業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關鍵性和戰略性的產業,作為現代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產業之一,在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現代化程度以及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國家陸續推出多項政策鼓勵和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多項文件的出臺體現出我國大力提升集成電路產業技術,解決遏制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產業技術瓶頸問題的決心,為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2.行業產業鏈逐漸完善
近年來,作為全球電子產品制造大國及主要消費市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一直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電子信息產業的全球地位迅速提升,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我國已初步形成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的集成電路全產業鏈雛形,產業鏈布局逐步完善,上下游協同發展。以集成電路制造業為例,我國擁有中芯國際、華虹宏力、無錫華潤上華等國內芯片制造公司,擁有長電科技、天水華天、通富微電等實力較強的封測廠商,為集成電路(IC)設計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集成電路(IC)設計行業作為半導體行業的重要細分領域,在產業鏈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完整的產業鏈使集成電路(IC)設計企業既能快速采購原材料,又能及時準確地響應客戶需求,保障行業穩定發展。
3.市場需求持續快速增長
隨著物聯網、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家電控制、電機與電池、消費電子和傳感器信號處理等應用領域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市場對芯片產品需求隨之快速增長。同時,中美貿易摩擦的出現,增強了本土廠商對芯片供應自主可控和國產替代的意識,主動尋求國內性能相當的芯片產品,為本土芯片企業的切入和實現進口替代提供了機遇,進一步提升了對本土芯片的需求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