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簡版)
關鍵詞: 半導體材料
中商情報網訊:半導體材料作為集成電路產業的基石,在集成電路制造技術不斷升級和產業的持續創新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近年來,在汽車電子、5G通訊、智能終端等新興領域強勁帶動下,集成電路產業繼續保持穩健發展,國內半導體材料也迎來持續增長。
一、半導體材料的定義及分類
半導體材料是一類導電能力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可用來制作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的電子材料。
半導體材料行業是半導體產業鏈中細分領域最多的產業鏈環節,其中晶圓制造材料包括硅片、光掩模、光刻膠、光刻膠輔助材料、工藝化學品、電子特氣、靶材、CMP拋光材料及其他材料,封裝材料包括引線框架、封裝基板、陶瓷基板、鍵合絲、包封材料、芯片粘結材料及其他封裝材料。每一種大類材料又包括幾十種甚至上百種具體產品,細分子行業眾多。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半導體材料行業發展政策
半導體材料行業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年來,我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為企業經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相關的主要產業政策及規定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半導體材料行業發展現狀
1.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
近年來,受益于5G、人工智能、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需求拉動,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呈現波動并整體向上的態勢。根據SEMI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為643億美元,與2020年的555億美元相比,同比增長15.9%。預計2023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700億美元,市場規模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SEM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
近年來,隨著國內半導體材料廠商不斷提升半導體產品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中國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加速,中國市場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根據SEMI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約820.16億元,同比增長21.9%,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增至1024.34億元。
注:由1美元=6.8748元換算
數據來源:SEM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半導體材料市場結構
按應用環節劃分,半導體材料可分為前端晶圓制造材料和后端封裝材料兩大類。2021年,全球晶圓制造材料的市場規模為404億美元,封裝材料的市場規模為239億美元,分別占比63%和37%。根據SEMI預測,2022年晶圓材料市場規模將增長11.5%,達到451億美元;封裝材料市場規模將增長3.9%,達到248億美元。
數據來源:SEM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晶圓制造材料市場結構
晶圓制造材料,主要包括硅片、光刻膠及配套試劑、光掩膜、電子特氣、濕電子化學品、濺射靶材、CMP研磨墊及研磨液等。從晶圓制造材料的市場結構來看,硅片在晶圓制造材料中占比最大,占比約為35%,電子特氣、光掩膜、光刻膠及其輔助材料、濕電子化學品占比分別為13%、12%、8%和7%。
數據來源:SEM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行業市場競爭格局
中國半導體材料歷經多年發展,已經基本實現了重點材料領域的布局或量產,但產品整體仍然以中低端為主。部分高端產品如ArF光刻膠已經通過一些企業認證,硅片、電子氣體、氫氟酸、靶材中的部分高端產品也已取得突破并打入臺積電、三星、中芯國際等全球龍頭公司供應鏈,但高端材料依然被海外廠商主導,并且在產能及市場規模方面與海外廠商也有較大差距。中國大陸自主化率不高,國產化替代需求迫切。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6.國內上市企業排行情況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半導體材料行業重點企業
1.滬硅產業
上海硅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從事半導體硅片及其他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滬硅產業提供的產品類型涵蓋300mm拋光片及外延片、200mm及以下拋光片、外延片及SOI硅片。產品主要應用于存儲芯片、圖像處理芯片、通用處理器芯片、功率器件、傳感器、射頻芯片、模擬芯片、分立器件等領域。
2022年前三季度,滬硅產業營業收入25.96億元,同比上漲46.9%;歸母凈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25.12%。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TCL中環
TCL中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半導體硅片、半導體功率和整流器件、導體光伏單晶硅片、光伏電池及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半導體光伏材料、光伏電池及組件;高效光伏電站項目開發及運營。
2022年前三季度,TCL中環實現營業收入498.45億元,同比增長71.35%;歸母凈利潤50.01億元,同比增長80.6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有研新材
有研新材原名有研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獨家發起,以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3月成立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有研新材主要從事稀土材料、微光電子用薄膜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稀有金屬及貴金屬、紅外光學及光電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發與生產,是我國有色金屬新材料行業的骨干企業。
2022年前三季度,有研新材營業收入117.35億元,同比下降4.37%;歸母凈利潤2.6億元,同比上升22.73%;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路維光電
深圳市路維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各類掩膜產品的研發生產,是國內唯一一家可覆蓋G2.5-G11全世代產線的本土掩膜版企業。經過多年技術積累和自主創新,路維光電具有G2.5-G11全世代掩膜版生產線,可配套平板顯示廠商所有世代產線;實現了250nm制程節點半導體掩膜版量產,并掌握了180nm/150nm節點半導體掩版制造核心技術,滿足先進半導體芯片封裝和器件等應用需求。
2022年前三季度,路維光電主營收入4.91億元,同比上升38.23%;歸母凈利潤8513.29萬元,同比上升127.86%。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雅克科技
江蘇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國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股票代碼002409.SZ),主要致力于電子半導體材料,深冷復合材料以及塑料助劑材料研發和生產。2022年前三季度,雅克科技主營收入31.67億元,同比上升17.63%;歸母凈利潤4.63億元,同比上升18.8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半導體材料行業發展前景
1.國家政策支持促進行業發展
為鼓勵半導體材料產業發展,突破產業瓶頸,我國出臺等多項政策支持半導體行業發展,為半導體材料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本土半導體材料廠商不斷提升半導體產品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逐漸打破了國外半導體廠商的壟斷格局,推進中國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促進中國半導體材料行業的發展。
2.半導體市場增長帶動半導體材料行業發展
物聯網、5G通信、汽車電子等新型應用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下游電子設備硅含量增長產生了巨大的半導體產品需求,推動半導體行業進入新一輪的發展周期。據WSTS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到5559億美元,其中中國大陸2021年銷售額為1925億美元,占比34.6%。中國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支撐國內半導體材料廠商快速成長。在半導體工藝持續升級與下游晶圓廠積極擴產的背景下,半導體材料市場快速增長。
3.國產替代加速促進半導體材料行業發展
半導體核心材料技術壁壘極高,國內絕大部分產品自給率較低,市場被美國、日本、歐洲、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海外廠商所壟斷。目前,國內半導體材料企業在部分領域實現自產自銷,并在靶材、電子特氣、CMP拋光材料等細分產品取得較大突破,各主要細分領域國產替代空間廣闊,預計將促進我國半導體材料行業發展。伴隨國內晶圓廠積極擴產,國內半導體材料廠商將迎來百年一遇的窗口期,我國半導體材料行業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