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半導體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簡版)
關鍵詞: 半導體
中商情報網訊:半導體是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一類材料。半導體的特殊之處在于其導電性可控性強,可以在外界環境如電壓、光照、溫度等變化下呈現導通、阻斷的電路特性從而實現特定的功能,這一特點使得半導體成為科技和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產業鏈
中國半導體產業鏈上游包括EDA、IP核、半導體材料和半導體設備;中游可分為傳感器、光電子器件、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分立器件;下游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醫療、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新能源、工業電子等領域。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二、產業利好政策
為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增強產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帶動傳統產業改造和產品升級換代,進一步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近些年來,中央及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政策。具體政策如下表所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市場現狀
1.全球半導體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5G、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市場的不斷發展,全球半導體行業市場規模整體呈現增長趨勢。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統計,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額由2017年的4122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5559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8%,預計2022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市場規模將達6056億美元。
數據來源:WSTS、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中國半導體
近年來,憑借巨大的市場需求、豐富的人口紅利、穩定的經濟增長及有利的產業政策環境等眾多優勢條件,中國半導體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中國半導體產業銷售額由2017年的7885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242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2%,預計2022年中國半導體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3839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半導體設備
根據SEMI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憑借187.2億美元銷售金額首次成為全球半導體設備第一大市場;中國臺灣繼續保持較為平穩的增長態勢,以171.5億美元位居第二;韓國銷售金額為160.8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場。2021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同比增長58.23%,以296.2億美元銷售金額繼續保持首位,增長勢頭強勁。預計2023年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3032億元。
注:1美元≈6.76元
數據來源:SEM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半導體材料
在國家鼓勵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的政策導向下,本土半導體材料廠商不斷提升半導體產品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逐漸打破了國外半導體廠商的壟斷格局,推進中國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逐年增長,從2017年的513.8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635.4億元。隨著我國半導體材料行業的快速發展,預計2023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將達757.1億元。
注:1美元≈6.76元
數據來源:SEM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投融資情況
隨著美國對中國相關公司的封禁,“缺芯”“芯片荒”等問題的出現,不斷上升的芯片半導體需求促使各大投資機構與企業不斷投資,2022年我國半導體領域融資事件達760件,融資金額達1241.46億元。
數據來源:IT桔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重點企業分析
1.聞泰科技
聞泰科技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半導體IDM、光學影像、通訊產品集成三大業務板塊,目前已經形成從半導體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半導體設備,到光學影像、通訊終端、筆記本電腦、IoT、服務器、汽車電子產品研發制造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布局。2022年上半年,聞泰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85億元,同比增長15.05%;凈利潤達11.82億元,同比下降4.11%。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韋爾半導體
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半導體分立器件和電源管理IC等半導體產品的研發設計,以及被動件、結構器件、分立器件和IC等半導體產品的分銷業務,這些產品廣泛應用于移動通信、車載電子、安防、網絡通信、家用電器等領域。2022年上半年,韋爾半導體實現營業收入110.7億元,同比下降11.06%;凈利潤達22.69億元,同比增長1.1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技術最先進、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跨國經營的集成電路制造企業集團,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包括邏輯芯片,混合信號/射頻收發芯片,耐高壓芯片,系統芯片,閃存芯片,EEPROM芯片,圖像傳感器芯片電源管理,微型機電系統等。2022年上半年,中芯國際實現營業收入245.9億元,同比增長52.84%;凈利潤達62.52億元,同比增長19.3%。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中微半導體設備
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中國為基地、面向全球的微觀加工高端設備公司,為集成電路和泛半導體行業提供極具競爭力的高端設備和高質量的服務。中微開發的等離子體刻蝕設備和化學薄膜設備是制造各種微觀器件的關鍵設備,可加工微米級和納米級的各種器件。2022年上半年,中微半導體實現營業收入4.14億元,同比下降22.52%;凈利潤達0.45億元,同比下降82.7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紫光國芯
紫光國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企業,是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設計上市公司之一。公司以智慧芯片為核心,聚焦數字安全、智能計算、功率與電源管理、高可靠集成電路等業務,是領先的芯片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產品廣泛應用于金融、電信、政務、汽車、工業互聯、物聯網等領域。2022年上半年,紫光國芯實現營業收入29.05億元,同比增長26.72%;凈利潤達11.98億元,同比增長36.81%。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1.國家高度重視半導體行業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聚焦集成電路、軟件、高端芯片、新一代半導體技術等領域的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基礎研究,利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給予支持;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集成電路等領域的創新環境、創新平臺建設,并且加大人才培養,不斷提升創新能力。
2.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提升產業整體競爭能力
未來,我國將以技術和產品發展相對成熟的SiC、GaN材料為切入點,迅速做大第三代半導體產業規模。聚焦材料、外延、芯片、器件、封裝、設備和應用等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重點環節,加強產學研聯合,以合資、合作方式培育和吸引高水平企業,促進產業集聚和產業鏈協同,推動第三代半導體在電力電子、微波電子和半導體照明等領域的應用,打造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高地。
3.加速發展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推動行業發展
科技部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共支持第三代半導體和半導體照明相關研發項目超過30項,涵蓋電力電子、微波射頻應用的多個應用領域,對第三代半導體基礎研究及前沿技術、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典型應用示范給予高度重視和重點支持;北京、深圳、濟南、長沙等地方各級政府出臺多項產業發展措施和政策,引導和支持區域內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