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虛擬電廠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簡版)
關鍵詞: 虛擬電廠
中商情報網訊:新型電力系統加速發展,虛擬電廠發展迎來黃金期。2022年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征求意見稿)》,提出虛擬電廠可作為電力現貨市場的參與主體,虛擬電廠發展有望迎來新機遇。
一、虛擬電廠定義
虛擬電廠是一種通過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和軟件系統,實現DG、儲能系統、可控負荷、電動汽車等DER的聚合和協調優化,以作為一個特殊電廠參與電力市場和電網運行的電源協調管理系統。虛擬電廠概念的核心可以總結為“通信”和“聚合”。虛擬電廠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協調控制技術、智能計量技術以及信息通信技術,具體如圖所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虛擬電廠行業發展政策
近年來,中國虛擬電廠行業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虛擬電廠行業發展與創新《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征求意見稿)》《“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等產業政策為虛擬電廠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具體情況列示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虛擬電廠行業發展現狀
1.社會用電情況
2022年1-11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785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11月份,全社會用電量68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4%。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88億千瓦時;第二產業用電量4789億千瓦時;第三產業用電量1097億千瓦時;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54億千瓦時。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最大負荷
虛擬電廠是滿足尖峰負荷的重要手段,隨著用電負荷特性持續惡化,電網負荷尖峰短而高。虛擬電廠是需求側響應的延伸版,需求側響應主要是削峰,主要針對用戶負荷預計2025年最大負荷將達16.3億千瓦,2030年將達18.9億千瓦。
數據來源:中電聯、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實踐案例
目前我國江蘇、浙江、上海、冀北等地均開展了虛擬電廠的實踐,從已開展的項目來看,目前已建的虛擬電廠平臺水平參差不齊,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接口,主要還是分散的不同市場主體自建虛擬電廠為主。具體如圖所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重點企業分析
具體從參與企業來看,國內虛擬電廠運營商包括負荷聚合商與技術服務商兩類。負荷聚合商,重點聚焦需求側資源,如恒實科技;技術服務商,重點聚焦虛擬電廠軟件平臺建設,如國電南瑞、國網信通等。具體如圖所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虛擬電廠行業重點企業
1.恒實科技
北京恒泰實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從服務形式上可劃分為系統集成業務、軟件開發及銷售業務、技術服務業務和商品銷售業務。恒實科技參與建設了國網冀北虛擬電廠、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東北電網調峰輔助服務等項目,并以能源聚合商身份開展深圳、冀北、湖南等地虛擬電廠業務。
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16億元,同比增長20.71%;實現歸母凈利潤0.59億元,同比增長3.51%。2022年上半年主營產品包括設計、系統集成、軟件開發,營收占比分別為41.60%、40.89%、9.6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國電南瑞
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網自動化及工業控制、電力自動化信息通信、繼電保護及柔性輸電、發電及水利環保等業務的技術和產品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及與之相關的系統集成和工程總包業務。國電南瑞在虛擬電廠關鍵技術和市場機制方面已進行多年的研究,可以提供完整的虛擬電廠解決方案,擁有虛擬電廠平臺、虛擬機組、調控終端等系列化成熟產品和不同類型虛擬電廠的建設經驗。
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56.16億元,同比增長10.26%;實現歸母凈利潤36.55億元,同比增長14.47%。2022年上半年主營產品包括電網自動化及工業控制、繼電保護及柔性輸電、電力自動化信息通信,營收占比分別為51.59%、18.12%、16.96%。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國網信通
國網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云網基礎設施、云平臺、云應用及相關企業運營支撐服務業務。國網信息的虛擬電廠類應用主要在做需求響應相關的業務,在江蘇、重慶、天津有相關案例。
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34億元,同比增長8.52%;實現歸母凈利潤4.19億元,同比增長12.94%。2022年上半年主營產品包括云網基礎設施、企業數字化服務、電力數字化服務,營收占比分別為70.27%、21.76%、7.66%。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東方電子
東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電子及通信設備開發、生產、銷售及咨詢服務。東方電子在虛擬電廠業務中可提供核心的軟件和算法及裝置設備,以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滿足項目需要。
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02億元,同比增長20.84%;實現歸母凈利潤2.81億元,同比27.73%。2022年上半年主營產品包括電網自動化系統、智能用電及電能信息管理系統、信息管理系統,營收占比分別為42.40%、30.61%、14.4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國能日新
國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向新能源電站、發電集團和電網公司等新能源電力市場主體提供以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產品(包括功率預測系統及功率預測服務)為核心。國能日新目前有電網新能源管理系統,針對電網在新能源管理上的難點而開發,系統包括“新能源消納分析”、“承載力評估”和“數據管理”三大模塊。
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2億元,同比增長12.82%;實現歸母凈利潤0.37億元。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產品營收占比62.9%。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虛擬電廠行業發展前景
1.政策利好行業發展
在政策層面,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2022年初發布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明確,要大力提升電力負荷彈性,開展工業可調節負荷、樓宇空調負荷、大數據中心負荷、用戶側儲能、新能源汽車與電網(V2G)能量互動等各類資源聚合的虛擬電廠示范。《上海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第三方獨立主體參與華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規則》等政策,均加速推動了虛擬電廠由邀約模式向市場化交易模式轉型。
2.各地積極試點推動行業發展
近年來,我國在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相繼開展了虛擬電廠試點,主要以工業負荷、商業樓宇空調負荷和居民側負荷等負荷類資源為主,輔以儲能、分布式光伏、自備電廠等資源,拓展出需求響應、調峰、調頻、調壓、備用等多種補貼收益方式。2022年8月,我國首家虛擬電廠管理中心在深圳成立;2022年5月,國家電投深圳能源的虛擬電廠平臺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獲得平均度電0.274元的收益,成為國內首個虛擬電廠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盈利的案例。
3.新型電力推動行業發展
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成為未來趨勢,在新的發電、輸電、配電、用電新勢態下,“虛擬電廠”應運而生,虛擬電廠是當前國家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一個重要建設方向,虛擬電廠在破解清潔能源消納難題、綠色能源轉型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它能夠提升能源服務,實現對分布式能源的響應分配、靈活潛力挖掘、多元負荷預測、實時協調控制,參與電力交易市場和需求響應。虛擬電廠作為新型電力系統轉型中的重要配置,在政策扶持、技術驗證、商業模式等方面都日趨成熟。可以預見,虛擬電廠將成為未來解決能源變革問題的重要手段,即將邁入快速增長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