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3D打印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簡版)
關鍵詞: 3D打印
中商情報網訊: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實現的。常在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漸用于一些產品的直接制造,已經有使用這種技術打印而成的零部件。作為科技發展和工業生產的前沿技術,3D打印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隨著3D打印產品在新場景、新應用中的不斷開拓,全球3D打印產業整體呈持續增長態勢。
一、3D打印定義
3D打?。?DP)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又稱增材制造,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打印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技術。3D打印常用材料有尼龍玻纖、耐用性尼龍材料、石膏材料、鋁材料、鈦合金、不銹鋼、鍍銀、鍍金、橡膠類材料。具體如圖所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3D打印行業發展政策
近年來,中國3D打印行業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3D打印行業發展與創新,《2021年度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重點領域》《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建議(征求意見稿)》等產業政策為3D打印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具體情況列示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3D打印行業發展現狀
1.產業規模
近年來,中國制造企業積極引進3D打印技術,代替或改進企業原有的生產方式,提高企業生產的智能化水平,滿足政府對于中國制造產品的轉型升級需求。2019年3D打印產業規模157.5億元,2021年增至261.5億元,預計2022年產業規模將達到330.0億元,2024年突破5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產業結構
從產業結構來看,2021年3D打印設備占據近一半市場份額,3D打印材料、3D打印服務分庭抗禮,市場份額超20%,分別為24.0%、26.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投融資情況
中國3D打印行業投融資數量呈現波動變化的走勢,2017年達到最高值56起,此后,投資數量波動下降,2020年開始恢復增長。2022年1-11月,國內3D打印融資案例超30例,融資總額達到72.98億元。
數據來源:IT桔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競爭格局
目前,中國市場的主流設備品牌包括聯泰、EOS、華曙、鉑力特、3DSystems、GE、Stratasys、惠普等。數據顯示,聯泰在3D打印行業中市場占比最大達16.4%,其次為Stratasys和EOS,分別占比14.8%和13.1%。
數據來源:3D科學谷、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3D打印行業重點企業
1.鉑力特
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金屬3D打印設備的研發及生產、金屬3D打印定制化產品服務、金屬3D打印原材料的研發及生產、金屬3D打印結構優化設計開發及工藝技術服務。鉑力特的主要產品有3D打印設備及配件(自研)、3D打印定制化產品、3D打印原材料、3D打印技術服務、代理銷售設備及配件。
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2億元,同比增長117.57%;歸母凈利潤虧損0.22億元。2021年主營產品包括3D打印定制化產品及技術服務,自研3D打印設備、配件及技術服務,代理銷售3D打印設備及配件,占比分別為50.35%、39.51%、7.16%。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先臨三維
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基于計算機視覺的高精度3D數字化軟硬件技術的科技創新企業,研發、生產、銷售齒科數字化和專業3D掃描設備及軟件。主要產品和服務為掃描儀、打印機、耗材及配套設備、服務銷售。
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8億元,同比增長38.73%;歸母凈利潤虧損0.03億元。2021年主營產品包括3D掃描儀、耗材及配套設備、3D打印機,占比分別為77.98%、10.99%、7.8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極光科技
深圳市極光爾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3D打印機、3D掃描儀的研發與生產。主要產品和服務為3D打印機、3D掃描儀的研發、設計、銷售與上門維修;物業租賃。
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0.12億元,同比下降39.41%;歸母凈利潤虧損0.01億元。2021年3D打印機營收占比達80.4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楚江新材
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銅基材料、鋼基材料、新材料、高端熱工裝備的研制、生產和銷售,楚江新材主要產品包括精密銅帶、銅導體材料、銅合金線材、精密特鋼、碳纖維復合材料和高端熱工裝備。楚江新材研制開發了新一代等離子旋轉霧化制粉系統,解決了金屬基3D打印粉體材料的產業化裝備及技術難題。
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98.2億元,同比增長9.73%;實現歸母凈利潤1億元,同比下降75.49%。2021年主營產品包括銅基材料,鋼基材料,高端裝備、碳纖維復合材料,占比分別為94.97%、2.56%、2.4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華曙高科
華曙高科成立于2009年,是工業級3D打印領航企業,同時也是工信部頒布的3D打印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企業,擁有高分子復雜結構增材制造國家工程實驗室、國際視野的研發體系和全球銷售服務網絡,已逐步建設成為集3D打印設備研發制造、3D打印材料研發生產以及客戶服務支持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格局。
華曙高科是全球極少數同時具備3D打印設備、材料及軟件自主研發與生產能力的增材制造企業,銷售規模位居全球前列,也是我國工業級增材制造設備龍頭企業之一。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6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0.32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3D打印行業發展前景
1.政策利好3D打印行業發展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3D打印市場的發展,不斷出臺政策進行產業扶持。2021年6月,《2021年度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重點領域》將增材制造行業納入2021年度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重點領域。此外,《增材制造標準領航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立足國情、對接國際的增材制造新型標準體系基本建立?!缎袆佑媱潯穼ξ覈?D打印產業進行指導,預計3D打印產業年均增速在25%以上。受政策利好,3D打印行業前景可期。
2.產業鏈專業分工深化,促進3D打印行業多元發展
由于產業發展初期技術推廣和市場規模的限制,目前,我國主要的3D打印企業一般以材料供應,設備制造和打印服務的綜合形式存在。但從長期來看,3D產業鏈上的專業分工會進一步深化,專業材料供應商和專業打印企業會出現,產品設計服務會獨立或向下游消費企業轉移。同時還會出現為3D打印產業提供支持服務的第三方檢測驗證、金融、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保護等服務平臺。此外,為了加快產品開發、改進產品性能、提高用戶需求響應速度,汽車、電子、航天、醫療、制鞋等行業也在積極探索3D打印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很大程度上促進3D打印行業的多元發展。
3.3D打印材料種類不斷豐富,推動3D打印應用范圍擴大
打印材料種類不斷豐富,推動3D打印機應用范圍擴大。3D打印材料主要包括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其中塑料仍是使用最多的材料,但金屬材料增長很快,其使用率提高到了36%左右。金屬材料的廣泛使用帶動了工業級3D打印機銷售的增長,推動3D打印由消費級市場向高端制造市場拓展,3D打印的應用領域將不斷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