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碳基材料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簡版)
關鍵詞: 碳基材料
中商情報網訊:碳基材料是超高聲速飛行器、運載火箭、新一代戰機、核反應堆等重點領域不可缺少的關鍵材料,具有比重小、強度高等優異性能,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核能、光伏、風電、電子信息、冶金機械、軌道交通裝備、工程機械等領域。
一、碳基材料定義
碳基材料是主要以煤、石油或它們的加工產物等有機物質作為主要原料經過一系列加工處理過程得到的一種非金屬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金剛石、石墨烯、碳納米管、碳復合材料都屬于碳基材料。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產業利好政策
近年來,碳基材料行業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碳基材料行業發展與創新。碳基材料行業相關政策具體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碳基材料行業現狀分析
1.碳基復合材料產量分析
碳基復合材料是碳基材料的一種,指以碳為基體的復合材料的總稱。隨著我國科研能力的不斷增強,碳基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取得進步,碳基復合材料產量呈上升趨勢。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碳基復合材料產量為48.27萬噸,同比增長9.5%,預計2022年將達57.09萬噸。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石墨烯市場規模分析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的新材料,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市場規模增長顯著。數據顯示,我國石墨烯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40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65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46.0%,預計202年將達312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碳纖維產能分析
碳纖維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是碳基材料的一種,具有耐高溫、抗摩擦、導熱及耐腐蝕等特性,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術器材的優良材料。2020年,碳纖維實現產能3.62萬噸,同比增長34.6%,預計2022年,我國碳纖維產能將達4.67萬噸。
數據來源:賽奧維纖維、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碳基材料相關企業區域分布
從碳基材料企業區域分布來看,目前廣東省以72家碳基材料相關企業數量高居全國第一,江蘇、安徽排名第二和第三,碳基材料相關企業數量分別為70家、40家。此外,山東、浙江、山西、湖南、北京、上海、遼寧躋身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整體來看,碳基材料產業主要集中廣東。
數據來源:企查查、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注:數據截至11月
四、重點企業分析
1.金博股份
金博股份主要從事先進碳基復合材料及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現階段聚焦于碳/碳復合材料及產品,主要應用于光伏行業的晶硅制造熱場系統,是一家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和持續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2021年金博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3.38億元,凈利潤達5.01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億元,凈利潤1.29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主營產品來看,2021年金博股份主營單晶拉制爐熱場系統產品、真空熱處理領域產品、單晶拉制爐熱場系統產品,營業收入分別為13.31億元、0.04億元、0.01億元,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99.48%、0.3%、0.0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方大炭素
方大炭素是世界前列的優質炭素制品生產供應基地,涉核炭材料科研生產基地,國內炭素行業龍頭企業。2021年方大炭素實現營業收入46.52億元,凈利潤達10.85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54億元,凈利潤1.26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主營業務來看,2021年方大炭素主營業務包括炭素制品、鐵精粉,營業收入分別為39.47億元、3.93億元,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90.42%、9%。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碳元科技
碳元科技一直深耕于消費電子的散熱材料領域,其自主研發、生產的高導熱石墨膜、超薄熱管和超薄均熱板等散熱材料,可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2021年,碳元科技營業收入達3.23億元,凈利潤虧損4.59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0.31億元,凈利潤虧損0.15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分產品來看,2021年碳元科技主營散熱材料、外觀結構件、五恒系統,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79.57%、16.1%、3.1%。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博云新材
在航天用碳/碳復合材料方面,博云新材與航天系統內多家單位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歷年來從研制階段即開始提供多個型號航天發動機用碳/碳復合材料產品。目前有二十多個型號碳/碳復合材料產品已定型并批量生產。博云新材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4.79億元,凈利潤0.19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4億元,實現凈利潤0.01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主營業務來看,2021年博云新材主營業務為高性能硬質合金材、航空航天及民用炭\炭復合材料、稀有金屬粉體新材料,其營業收入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43.41%、35.85%、17.39%。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北摩高科
北摩高科是業內領先的軍用航空航天飛行器起落架著陸系統及剎車制動產品的研發制造企業,在剎車盤領域,北摩高科新型炭/炭復合材料制備技術具有從預制體編織到快速沉積工藝全部自主知識產權。2021年,北摩高科營業收入達11.32億元,凈利潤達4.22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北摩高科實現營業收入2.16億元,凈利潤達1.15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主營業務來看,2021年北摩高科檢測試驗、飛機剎車控制系統及機輪、剎車盤(副)、起落架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55億元、3.16億元、1.96億元、0.4億元,分別占營業收入比重的49.02%、27.88、17.33%、3.5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碳基材料行業發展前景
1.國家政策利好行業發展
碳基材料產業對推動技術創新、支撐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國家高度重視碳基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提出把碳基材料納入“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相關發展規劃,并將碳化硅復合材料、碳基復合材料等納入“十四五”產業科技創新相關發展規劃。鼓勵政策的出臺不僅激勵碳基材料行業積極發展以滿足各領域需求,也為行業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有效促進行業穩定高速發展。
2.下游應用領域擴大行業發展空間
碳基材料作為性能優異的新型材料,可應用于半導體、航天航空、汽車、工業機械等領域。隨著半導體、航天航空、汽車、工業機械等行業的持續發展,碳基材料的市場需求將會保持穩定增長。
3.科技創新促進行業國產化
碳基材料目前在我國仍尚未形成大規模商業化發展,部分相對低端的產品可實現自給自足,但高端產品仍依賴進口,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亟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科技攻關。在碳基新材料方面,我國亟待攻克的有碳纖維及其制品、特種石墨、功能炭材料。因此,如何在低成本大規模制備的基礎上,開拓應用場景,推進產業化,對于搶占新興產業制高點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行業國產化成為必然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