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大數據采集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圖)
關鍵詞: 大數據采集
中商情報網訊:海量數據從生產到發揮價值,需要經過采集、處理、分析等環節,其中大數據采集與預處理作為大數據生命周期的第一環節,是釋放數字價值的前提。
市場規模分析
在政策和技術的雙重驅動下,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快速增長。數據顯示,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277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713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6.7%,預計2022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1049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發展趨勢
1.大數據行業應用的深入促進大數據采集需求日益增長
數據采集是大數據在各行各業應用并且創造價值的前提。隨著大數據的行業應用不斷深入,物聯網、智能家居、數字政務等領域的大數據技應用逐漸成熟,數據采集的需求也將被逐步激發,帶動數據采集軟件及服務的市場規模日益增長。
2.大數據采集環節更加注重異構數據源兼容性
隨著數據量的指數增長,數據的存儲、計算、部署等方式都在同步變化,各行業的業務系統也變得越來越復雜。日益復雜的業務系統和數據架構形成了數據結構、存取方式、形式不同的異構數據源,對大數據采集的異構兼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信部發布的《“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以構建穩定高效產業鏈為主要目標,在數據生成采集環節,著重提升產品的異構數據源兼容性、大規模數據集采集與加工效率。
3.大數據采集的安全與隱私保護需求持續上漲
近年來,我國大數據的安全與隱私保護需求持續上漲,大數據采集過程中的安全流通和隱私計算技術也愈發得到重視。隨著大數據的不斷發展和應用,越來越多的安全問題隨之浮現。在數據采集過程中,第三方可能在采集傳輸數據過程中截獲、偽造數據,不但造成了用戶隱私、敏感數據泄露的嚴重后果,同時也影響了政府、企業后臺數據分析的準確性。因此,在大數據采集及預處理過程中,除了假流量數據清洗、正常數據補全、無效數據剔除外,還存在數據格式化、數據隔離、數據加密、數據脫敏和攻擊識別等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