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海上風電市場現狀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圖)
關鍵詞: 電力
中商情報網訊:海上風電是指在潮間帶、近海海域等主要區域建立風力發電場,并將風能轉換為電能的一種使用離岸風力能源的方式。近期沿海地區多個省份海上風電規劃及支持政策陸續出臺,其中廣東、山東、浙江、江蘇、廣西等地已給出相應海上風電發展規劃。隨著海上風機價格及建設成本的逐步降低,我國“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產業有望迎來爆發式發展。
海上風電裝機容量
在雙碳目標和能源低碳轉型背景下,海上風電成本下降、風機大型化等因素將驅動裝機量持續提升,海上風電迎來快速增長時期。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1690萬千瓦,累計裝機2639萬千瓦。2022年上半年,全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27萬千瓦,累計裝機2666萬千瓦。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裝機容量占比情況
從全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占風電累計總裝機容量的比例來看,總體上呈上升趨勢。2017-2022年上半年,全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占風電累計總裝機容量的比例從1.7%增長至7.8%,長遠來看,海上風電的滲透率將會持續提高。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成本構成情況
風機構成成本中塔架和葉片占比最多,海上風電塔架與陸上風電塔架的功能類似,但相比陸上風電塔架,海上風電塔架的尺寸一般較大、防腐要求更高,相應技術要求更高,約占成本的29%。葉片是風力發電機的核心部件之一,約占風機總成本的22%。其次分別為齒輪箱、輪轂、機艙、變流器、軸承、發電機及底座,占比分別為13%、10%、8%、6%、5%、4%、3%。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海上風電行業發展前景
1.海上風能資源豐富
全球海上風電發展潛力巨大,全球可用的海上風電資源超過7.1萬吉瓦。海上風電具有發電利用效率高、不占用土地資源、適宜大規模開發、風機水路運輸方便、靠近沿海電力負荷中心等優勢。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大部分近海海域9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在7~8.5米/秒之間,具備較好的風能資源條件,適合大規模開發建設海上風電場。
2.有利于實現雙碳目標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指出要堅持陸海并重,推動風電協調快速發展,完善海上風電產業鏈,鼓勵建設海上風電基地。目前,中國海上風電產業迅速壯大,整體行業逐漸發展成熟,向規模化、連片開發與深遠海演變。集專業服務、風電機組、輔助設備、海上風電施工、海上運營和關聯產業在內的海上風電全產業鏈構建,得到大力推動。
3.有助于推動能源結構優化
海上風電的發展對于我國實現能源結構優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22年上半年,我國風電發電量較快增長,同比增長7.8%。各地規劃布局清潔能源建設,積極推進風電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推助經濟發展。未來發展海上風電是重要方向,既有廣闊空間,也有利于助推我國能源結構優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