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工業硅產業鏈上中下游市場分析(附產業鏈全景圖)
關鍵詞: 工業硅
中商情報網訊:工業硅又稱金屬硅,由硅石和碳質還原劑在礦熱爐內冶煉而成。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硅生產國,隨著光伏產業的發展,預期多晶硅的需求占比將持續提升,同時也將進一步帶動工業硅產業發展。
一、產業鏈
我國工業硅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硅石、還原劑(木炭、煤炭、石油焦)、石墨電極、甲醇、氯化氫、電力等;中游為工業硅生產;下游主要為有機硅、多晶硅、硅鋁合金、單晶硅、三氯氫硅等。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1.硅石
硅石是石英巖、脈石英、石英砂巖的總稱,主要用于冶金工業用的酸性耐火磚,同時也是生產工業硅的主要原材料。我國硅石資源主要分布在石英巖中,占比達53.4%;其次為天然石英砂,占比達31.5%,石英砂巖占比達14.2%。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石英砂
我國石英巖儲量豐富,石英砂是石英石經破碎加工而成的石英顆粒。近年來,在下游產業需求增長的推動下,我國石英砂產量呈現增長態勢。數據顯示,我國石英砂產量由2017年的7786萬噸增至2021年9123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4.0%。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我國石英砂產量可達9653萬噸。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石油焦
在工業硅冶煉環節中,石油焦是非常重要的還原劑耗材。石油焦是石油煉化副產品,本身并不存在產能概念,其產出基本依賴石油煉化產量。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石油焦產量3029.5萬噸,同比增長3.7%;2022年上半年,我國石油焦產量為1472.2萬噸,同比下降1%。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石墨電極
(1)石墨電極產量
中國石墨電極產量在2017-2019年呈高速增長態勢,2019年總產量達到80.1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0.4%。2020年受行業虧損和疫情影響,產量略有下降,同比下降4.4%。2021年產量達100.9萬噸,產能利用率達59%,較2020年有明顯改善,但仍處于較低水平,預計2022年將達121萬噸。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石墨電極產能分布
中國石墨電極整體市場集中度較低,前十企業產能占比不超過50%,其中方大炭素占比最多,達12.5%。其次分別為遼寧丹炭、湖南明大、吉林炭素、中州炭素、山西宏特、介休志堯、靈石楊帆、河南紅旗渠、大同宇林德,占比分別為5.8%、4.7%、4.1%、4.1%、3.5%、3.5%、3.5%、2.9%、2.9%。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電力
工業硅生產耗電量大,生產1噸工業硅約需消耗1.1-1.4萬度電,電力成本幾乎占據了工業硅核心,若電力不足可能導致開爐生產受阻,工業硅價格上漲。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累計發電量8.11萬億千瓦時,較2020年同比增長8.1%。2022年1-7月,我國發電量達4.7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工業硅市場規模
工業硅又稱金屬硅,由硅石和碳質還原劑在礦熱爐內冶煉而成,主要應用于硅鋁合金、有機硅、多晶硅等行業。近年來,我國為達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可再生能源化轉型勢在必行,從而也帶動了大宗原料工業硅的市場規模,數據顯示,我國工業硅市場規模由2017年191億元增至2020年226億元。近期,在新疆疫情以及四川限電情況下,工業硅市場將呈現供不應求局面,金屬硅價格有望進一步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我國工業硅市場規模可達253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工業硅產量
2021年我國工業硅行業總體運行平穩,行業供需兩旺,價格大幅上漲。2021年,中國工業硅產量261萬噸,同比增長24.3%。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2022年上半年,我國工業硅產量143.6萬噸,同比增長26.9%。
數據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工業硅產量區域分布
從工業硅產量分布來看,我國工業硅的產地集中在新疆、云南、四川等地,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電力成本優勢突出,擁有生產工業硅的上游資源。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工業硅產量占比前三的省份為新疆、云南和四川,占比分別為46%、19%和13%。此外,甘肅、福建的工業硅產量占比均為3%。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工業硅消費量
近年來,受光伏產業需求拉動,我國工業硅消費量整體呈現增長趨勢。數據顯示,我國工業硅消費量由2017年的147萬噸增至2021年的186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6.1%。2022年上半年,受益于新能源的發展,工業硅的市場需求持續上漲,累計消費量109.2萬噸,同比增長24.4%。
數據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工業硅出口情況
近幾年,由于國內市場對工業硅需求的大幅增長,我國工業硅出口數量逐年下降,由2017年的83.48萬噸降至2020年的61.15萬噸,其中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口年降至近年低谷。2021年我國工業硅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長,出口77.78萬噸,同比增長27.2%,主要受益于海外疫情緩解、市場需求回升。據海關總署數據,2022年上半年,我國工業硅出口35.2萬噸,同比下降12.6%。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6.重點企業分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工業硅下游應用情況
近年來,我國工業硅下游市場中有機硅是最主要的應用領域。數據顯示,2021年有機硅消費工業硅77萬噸,占比41%。其次,多晶硅消費工業硅59萬噸,占比32%;鋁合金消費工業硅45萬噸,占比24%。
數據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有機硅
有機硅作為化工新材料的一種,性能優異,被廣泛應用于電子、電器、航空、航天、建筑、紡織、醫藥、日化等領域,是社會經濟發展和國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缺少的材料。同時,在半導體、新能源、5G等產業快速發展的帶動之下,有機硅產量和需求量進一步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有機硅產量約為134萬噸,行業產能利用率為79.3%,預計2022年有機硅產量將進一步增長至148萬噸。
數據來源:SAGS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多晶硅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光伏行業迅速發展,帶動了多晶硅產量持續擴大。多晶硅產量由2017年的24.2萬噸增至2020年的39.2萬噸。2021年多晶硅產量突破50萬噸,達到50.5萬噸,同比增長28.8%。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我國多晶硅產量約36.5萬噸,同比增長53.4%。
數據來源:CPI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