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低壓電器產業鏈上中下游市場分析(附產業鏈全景圖)
關鍵詞: 低壓電器
中商情報網訊:低壓電器是低壓配電系統和低壓配電網的結構基石,工業、農業、交通、國防和一般的居民用電領域大多采取低壓供電。預計在“雙碳”目標下,分布式新能源及新型配用電系統建設的快速,低壓電器產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一、產業鏈
我國低壓電器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原材料及零部件,包括銅材、鋼材、銀、塑料、電子元器件、控制器、驅動器、信號燈等;中游為配電電器、終端電器、控制電器、電子電器、儀表電器、電源電器等;下游為應用領域,包括電力、電子、建筑、汽車制造、通信、數據中心、石油化工等。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1.銅材
銅材是指以純銅或銅合金制成各種形狀包括棒、線等。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銅材產量2123.5萬噸。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銅材產量為1023.11萬噸,同比增長2.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2.鋼材
(1)鋼材產量
目前,控制鋼鐵產量過快增長是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產量壓減分類施策,實行“三限兩不限”。隨著壓減鋼鐵產量政策不斷清晰,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全國鋼鐵產量明顯下降,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鋼材產量達13.37億噸,2022年上半年,我國鋼材產量達6.67億噸,同比下降4.6%。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2)鋼材重點企業分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塑料
近年來,我國初級形態塑料總產量不斷增長,由2017年的8377.8萬噸增至2021年的11039.1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7.1%。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我國初級形態塑料產量5627.01萬噸,同比增長1%。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4.控制器
近年來,我國智能控制器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由2017年的16215億元增至2020年的23746億元,主要原因是我國擁有廣闊的終端產品消費市場、完善的電子產業配套體系以及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促使全球智能控制器產業逐漸向國內轉移。預計2022年我國智能控制器市場規模將超3萬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低壓電器市場規模
隨著疫情后經濟的復蘇、“雙碳”、數字化等重大趨勢,我國房地產、工業、電網、基礎設施都呈現出較強的增長態勢。數據顯示,我國低壓電器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648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862億元,2020年較2019年增長52億元,同比增長6.4%。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我國低壓電器市場規模將達985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低壓電器市場白皮書》、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低壓電器行業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低壓電器元件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但集中度較低。低壓電器生產企業數量眾多,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北京等地。按體量排序可以將低壓電器分為5個梯隊,第一級別為100-150億級別企業,包含施耐德及正泰,兩企業均在建筑行業占據較大份額,其他領域施耐德優勢行業集中在基礎設施、工業及工業OEM,正泰則更多行業并行發展。
從國內低壓市場Top5品牌的市占率來看,施耐德市場份額位居第一位,市場占比為15.3%;其次為正泰,市場占比為13.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低壓電器進出口情況
近年來,我國低壓電器產品進出口貿易相對穩定,由于新能源和智能電網的大力開發對可靠穩定的中、高端低壓電器產品構成有著較大的需求,2021年我國低壓電器產品進出口情況同比增長較快。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低壓電器產品累計出口227.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1.1%,較2019年同期增長40.1%;進口額為174.1億美元,同比增長16.4%,較2019年同期增長19.1%。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低壓電器出口市場結構占比情況
2021年,中國香港、美國、越南、日本、德國分別是我國低壓電器產品前五大出口目的地,共占整體出口額的一半以上。其中,對美國出口31.9億美元,同比增長32.5%,市場份額為14.0%;對越南出口14.3億美元,同比增長9.6%,市場份額為6%;對日本、德國分別出口11.2億美元、10.5億美元。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低壓電器企業注冊量
近年來,我國低壓電器企業總體呈現增長趨勢,每年新增企業較多。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增低壓電器相關企業6767家,2018年新增企業7071家,達近年峰值。2021年全年,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相關企業注冊量951家。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我國低壓電器行業新增企業121家。
數據來源:企查查、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6.重點企業分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7.企業分布熱力圖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全社會用電量
2022年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10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一、二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5.0%、0.8%,二季度增速明顯回落主要因4、5月受部分地區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社會用電量連續兩月負增長。6月,隨著疫情明顯緩解,穩經濟政策效果逐步落地顯現,疊加多地高溫天氣因素,當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7%,比5月增速提高6.0個百分點。6月電力消費增速的明顯回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取得積極成效。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汽車制造
在國家購置稅減半政策、地方政府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疊加下,2022年6月汽車市場表現良好。2022年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9.9萬輛和250.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29.7%和34.4%,同比分別增長28.2%和23.8%。上半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1.7萬輛和1205.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7%和6.6%。
數據來源:中汽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數據中心機柜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及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產業蓬勃發展,數據中心機柜需求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到520萬架,近五年年均復合增速超過30%。預計2022年數據中心機柜數量將達670萬架。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