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新能源車換電行業產業鏈上中下游市場剖析(附產業鏈全景圖)
關鍵詞: 新能源
中商情報網訊:換電因其在用車效率、補能時間、延長電池使用壽命等方面具備明顯優勢,成為了新能源汽車補能的重要補充手段,受到國家、政府和企業的重視。為支持換電模式發展,四川、江蘇、重慶、東莞等地近期出臺新能源車換電領域的相關政策,推動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
一、產業鏈
新能源車換電產業上游包括基礎零部件、充電系統、快換系統、動力電池;中游為換電運營商,包括換電站、充電設備、換電設備、換電平臺等;下游各類新能源車及動力電池回收企業。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動力電池
1.裝機量
中國是最大的動力電池市場。2017年至2021年間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以43.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2021年達到154.5GWh。2022年1-3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51.3GWh,同比累計上升120.7%。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快速增長,產業鏈的健康發展以及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國動力電池市場將會持續成長。預計2022年動力電池裝機量將達299.9GWh。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產銷情況
2021年中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219.7GWh,同比累計增長163.4%。動力電池累計銷量達186.0GWh,同比累計增長182.3%。2022年1-3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100.6GWh,同比累計增長206.9%。動力電池累計銷量達65.0GWh,同比累計增長172.6%。預計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產量和銷量分別達到492.45GWh、396.5GWh。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重點企業分析
2022年一季度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十企業合計約為44.37GWh,占總裝機量的95%,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數量累計95.1萬臺。
其中,寧德時代在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裝機量最高達43.9萬臺,比亞迪、中創新航排名第二和第三,動力電池裝機量分別為257956萬臺、66148萬臺。國軒高科、LG化學、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多氟多、力神、億緯鋰能進入前十。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換電站數量
受到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猛的影響,中國新能源車換電站數量也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同時,換電產業受到政策支持,未來將繼續保持增長。2021年,中國換電站數量達1406座,同比增長152%,預計2022年中國換電站數量將達1900座。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換電站設備市場
中國換電站設備市場規模一直保持增長趨勢,2021年中國換電站設備市場規模達45億元,同比增長149%,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超過6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競爭格局
目前,中國換電站主要由蔚來、奧動及伯坦三家企業參與建設。其中,蔚來在國內建成的換電站數量最多,截止至2021年底建成數量達789座,同比增長313%,占據市場超過50%。截止至2021年底奧動建成數量達402座,同比增長38%,占整體市場的28.6%。截止至2021年底伯坦建成數量達107座,同比增長9%,占整體市場的7.6%。未來,隨著國內新能源車換電產業市場逐漸明朗,將有更多企業積極布局,市場競爭將逐漸加劇。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分布情況
目前換電站技術尚未成熟,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廣東省、浙江省三地,保有量分別為255座、178座及118座。
數據來源:中國充電聯盟、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企業布局情況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6.重點企業分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7.企業熱力分布圖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新能源汽車
2022年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1.2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3.9%和44.6%。1-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0.5萬輛和155.6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
數據來源:中汽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重點企業分析:
2022年1-4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企業分別為比亞迪汽車、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國、奇瑞汽車、廣汽埃安、吉利汽車、小鵬汽車、長安汽車、哪吒汽車、長城汽車。
1-4月,TOP10新能源汽車企業合計銷售97.0萬輛,市場占有率達71.7%。其中比亞迪汽車銷量最高,為38.7萬輛,同比增長387.1%,市占率達28.7%。其次,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國的銷量分別約為13.3萬輛、11.0萬輛。
數據來源:乘聯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動力電池回收
報廢動力電池規模龐大,疊加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供應緊張,這讓電池回收行業前景光明。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累計退役的動力電池市場規模達到100億元。預計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回收量將超280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