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反壟斷案贏了!免拆Chrome
關鍵詞: 谷歌搜索引擎反壟斷案 谷歌AI 數據共享 協議調整 Chrome瀏覽器 安卓操作系統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法官阿米特·梅塔(Amit Mehta)就谷歌搜索引擎反壟斷案作出最終裁決,駁回美國司法部要求強制剝離Chrome瀏覽器及安卓操作系統的訴求,但要求谷歌向競爭對手共享部分搜索數據并限制排他性協議。
這一決定標志著自2020年10月司法部發起訴訟以來,歷時近五年的反壟斷訴訟落下關鍵一章,被視為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反壟斷裁決之一。
梅塔法官在長達223頁的判決書中明確,司法部提出的拆分Chrome瀏覽器和安卓操作系統的要求“過于寬泛”,缺乏證據證明這些資產是谷歌維持搜索引擎壟斷地位的“實質性組成部分”。相反,法院要求谷歌向符合資質的競爭對手開放部分搜索索引庫數據,但未強制公開網頁權重、排名算法等核心衍生數據。在協議限制方面,法官禁止谷歌簽訂涉及Chrome、谷歌助理及Gemini應用的獨家分發合同,但允許其繼續向蘋果等合作伙伴支付費用以維持默認搜索引擎地位,僅要求協議不得附帶排他性條款。
裁決公布后,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價在盤后交易中飆升8.7%,蘋果股價同步上漲3%。這一結果被路透社稱為“科技巨頭對抗聯邦反壟斷的罕見勝利”。
分析師指出,法院未禁止谷歌向蘋果支付每年超200億美元的默認搜索引擎費用,避免了分銷體系被顛覆的風險。蘋果服務部門因此獲得急需的喘息空間,其年收入超千億美元的App Store業務正面臨全球監管審查壓力。
梅塔法官特別強調,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已改變案件進程。OpenAI、Perplexity等初創公司的類人聊天機器人正沖擊傳統搜索引擎地位,谷歌已將AI生成的答案嵌入搜索結果頂部并新增對話標簽頁。法官認為,AI領域的技術生態使得“一旦出現更優搜索引擎,谷歌難以單純依靠財力壓制渠道發展”。在支付協議問題上,法院認為全面禁止支付將“對分銷伙伴、市場及消費者造成毀滅性影響”,例如蘋果可能面臨默認搜索引擎選擇屏的調整壓力,但法官預判此類變革需數年才能實質推進。
谷歌已表示將對數據共享要求提起上訴,預計救濟措施階段的審理將持續兩年,最高法院可能最終介入。
本案作為首例全程走完司法程序的現代科技平臺壟斷訴訟,將為Meta、亞馬遜、蘋果等公司的反壟斷案提供關鍵先例。司法部反壟斷負責人蓋爾·斯萊特(Gail Slater)稱正權衡下一步舉措,而分析機構認為,裁決結果削弱了政府近年來積極挑戰科技巨頭壟斷的力度,但確立了“數據共享+協議調整”的溫和補救框架。
本案始于2020年特朗普政府時期,經拜登政府延續推進。2023年10月,梅塔法官曾認定谷歌非法壟斷互聯網搜索市場,2024年8月進一步確認壟斷地位。此次最終裁決不僅避免了強制拆分,還通過創建五人反壟斷技術委員會監督執行,反壟斷司法實踐從“拆分”向“結構性調整+數據共享”的轉型。
隨著AI技術深度滲透,搜索市場正從“關鍵詞匹配”轉向“智能對話生成”,谷歌雖保留Chrome這一關鍵流量入口,但需在開放生態中與新興AI搜索工具(如Perplexity、ChatGPT搜索)正面競爭。
值得關注的是,谷歌仍面臨另一場重磅訴訟:法官已裁定其在網絡廣告技術領域存在非法壟斷,該案預計將持續至2028年。未來,科技巨頭如何在創新、競爭與監管間找到平衡點,將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的關鍵命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