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變!紫光人事大變動!重整后的“救贖”?
3月1日消息,紫光展銳表示,為加強公司治理,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實現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經紫光展銳公司董事會一致同意,委派任奇偉代理公司首席執行官(CEO),楚慶不再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職務。
另外,今天最新消息顯示,一張疑似“楚慶”的留言截圖流傳在芯片圈,圖片當事人表示,已收到展銳董事會決議,解除其CEO和董事職責,但強調“展銳三年脫困,已經步入強烈上揚的發展軌道?!?/span>
圖源:網絡
功大于過?
編者了解到,楚慶在通信、半導體領域從業24年,曾任華為無線預研部總經理、大唐移動副總經理、無線思無線產品線總監等等。楚慶自2018年12月份執掌紫光展銳,在其領導下,紫光展銳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根據Counterpoint第四季度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Q4展銳在全球智能手機AP市場占有率達11%,而在2018年、2019年,展銳在智能手機芯片上的占還比較小,被計入“others”。 畢竟,在2019年之前,紫光展銳或在技術與管理上存在著不少“漏洞”。
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再者,現在有2G到5G完整通信技術的公司較少,就研發核心技術而言,紫光展銳是走在國內前列的,能夠對標的國內公司只有海思。關鍵的是,目前紫光展銳至少已經有逐步擺脫定位中低端局面的跡象,整體發展方向走上正軌。
但編者也認為,想要奪回華為“失去”的高端處理器市場份額,紫光展銳仍任重道遠。目前,紫光展銳產品集中在4G領域和中低端市場,5G領域尚未完全打開局面。

為此,楚慶接手展銳后,他最早做出的一批決策中就包括停止與英特爾合作,將公司60%的研發力量轉向研發5G芯片,上任后對展銳進行了大換血。即便如此,楚慶的改革也引起了相關方的爭議。據悉,任職期間員工流動率非常高,很多工作多年的員工離職,似乎也不利于企業發展。
不管如何,鑒于楚慶原是華為海思的元老,展銳團隊中也有不少原來海思的團隊,是跟隨他的技術骨干,高管的變動對目前的紫光不能說沒有影響。只能說,楚慶CEO職務的解除卻為展銳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不確定性。
重整后的“救贖”?
編者留意到,紫光展銳的高層大變動早有跡象,早在兩周前,紫光展銳也透露,根據企業運營需要,公司董事長現已由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吳勝武兼任。
眾所周知,紫光展銳的控股公司紫光集團正在重整流程中,紫光集團重整投資方由智路資本和建廣資產牽頭,長城資產、湖北科投、珠海華發和河北產投等組成聯合體,出資600億元承接重整后的紫光集團全部股權。

去年12月29日,紫光集團重整計劃獲表決通過,清華控股和健坤集團都投了贊成票。今年1月17日,紫光集團重整計劃獲法院裁定批準。
顯然,在紫光集團重整進入執行程序后,紫光展銳作為其旗下公司,人事也開始發生變動。因此,也不難推測,本次紫光展銳高層變動和紫光集團被整合有關,時間點也是發生在紫光集團破產重整后。

不過,編者也認為,紫光展銳目前擁有超5000名員工,其中90%是研發人員。業務覆蓋全球128個國家,擁有包括榮耀、realme、摩托羅拉、傳音、聯想、中興等500多家客戶,因此也急需一位有能力的新領導接任。
對于履新者,任奇偉也是一位資歷深厚的半導體技術專家,早年曾在荷蘭飛利浦半導體期間參與了智能卡芯片開發。2020年,他領導的西安紫光國芯開發的超高帶寬、超低功耗異質集成嵌入式DRAM技術取得成功。

實際上,他在西安紫光國芯公司建立起了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一支約300余人的SoC研發團隊,為國內外領先的半導體公司提供設計服務已有十余年。
不過,即便新領導能夠無縫銜接公司的戰略走向,但目前紫光展銳的科創板IPO進程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早前,紫光展銳就曾宣布將啟動科創板IPO準備工作,但此前因紫光重整事件一度被擱置,這樣的關鍵時期換帥,在外部看來也頗為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