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剎車”“里程虛標”!智能汽車集體駛入“消費欺詐”賽道?
頻頻“脫軌”的智能汽車,正進入消費“欺詐”的時代。
2月17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將對41.6萬輛特斯拉汽車展開正式調查,原因是該機構接到投訴稱,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utopilot出現了剎車意外激活的情況。據NHTSA透露,過去9個月里,該機構收到了354起與“幽靈剎車”(即用戶在開啟特斯拉車輛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時,車輛會在某種不需要剎車的情況下突然無征兆地剎車)有關的投訴,涉及了2021-2022年在美國市場銷售的Model 3和Model Y車型,初步評估將影響到41.60萬輛特斯拉汽車。
圖源:百度
“幽靈剎車”問題,也讓特斯拉股價狂跌5.09%,雖然對于特斯拉這家頭部Smart EV企業來說,的確影響很小(畢竟特斯拉這么多年已經出過不少問題,司空見慣)。但這也反映了當前智能新能源汽車即Smart EV領域一個公認的“潛規則”——“產品上馬馬虎虎,營銷上重拳出擊”。
從特斯拉到國產車,“夸大營銷”已成潮流
不得不說,這么多年來,國產車從特斯拉身上學到了不少“套路”,甚至絕大部分都是“消費欺詐”的套路。這讓不少新興國產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在國內市場混得風生水起,只要有好的“營銷”套路,就能在段時間內圈住一大波“韭菜”,找準合適的時機,順勢收割。
已經上市的國產新能源三巨頭——蔚來、小鵬、理想,在從“0”到“1”的過程中,就沒少出“瓜”。順著這三大新品牌的路線,其他尚未上市甚至才處于起步期的品牌,也開始走這種風格的玩法。
比如,曾被周鴻祎投資并“一炮而紅”的哪吒汽車,近日也頻頻曝出“續航里程虛標、剎車異響”等各種問題。有車主爆料,哪吒U Pro 400巡航版,官方宣稱續航里程可達400公里,實際上續航只有165公里(所在地天氣溫度4-11℃),幾乎是在官方續航里程基礎上打了4折,續航里程嚴重虛標;另外,2021款哪吒U Pro 500環球版車型存在后備箱自動彈開和剎車異響,也成為很多車主都遇到的問題。
圖源:視覺中國
看到這兩起案例的智能汽車用戶,勢必也會回想起去年12月,歐拉好貓的“換芯門”事件。當時,長城汽車旗下品牌歐拉在“好貓”這款產品的發布會上,宣傳的是采用座艙芯片算力天花板高通8155作為核心賣點,但實際上搭載的卻是2016年上市的英特爾4核A3940,這兩款芯片的性能差距巨大,體現在整車性能上,就好比寶馬與寶駿之間的區別,這無疑是嚴重欺詐。被曝光之后,歐拉汽車也因此名聲大壞,銷量暴跌。
因此,對于新興品牌來說,“營銷”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拿捏得不好,很可能一次就此跌入深淵,成為“造車潮”下的炮灰。特斯拉之所以能夠逃過多次“劫難”,其創始人馬斯克的個人“光環”貢獻很大,而像蔚來、小鵬、理想雖然也出過些許問題,但因為前有特斯拉兜底,而且已經上市,也不算是致命的“欺詐”,因此也陸續逃過了消費者群體的責難。
但像哪吒汽車以及歐拉汽車這類還在二三線奔波勞碌的小品牌,一開始的產品質量都把控不好,就去學特斯拉們的“夸大營銷”,一不小心,就可能隨時落入“萬丈深淵”。
“消費欺詐”常態化,用戶為何還買單?
與手機品牌類似,如今的Smart EV玩家們,也在學習中國智能手機品牌江湖的發展模式,走“營銷+服務”雙輪驅動的策略。但與手機賽道不同的是,用戶對Smart EV品牌的黏度更高,消費者購車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旦認定了一個品牌并從中嘗到“甜頭”,幾乎就成為了死忠粉,除非該品牌有令人非常難以接受的問題出現,否則幾乎很難讓用戶脫粉。
就拿蔚來汽車來說,這家品牌的發展之路上,也沒少出過問題。蔚來李斌一開始就以“智能新能源”為噱頭來狂攬消費者,再加上是中國第一家敢于在眾多老牌大廠林立之下“出圈兒”的新造車品牌,對于年輕人來說尤其具有吸引力,但后來蔚來汽車也頻頻出現“自燃”“起火”以及“自動駕駛車禍”等一系列特斯拉都曾出現過的問題,讓蔚來備受批評。
尤其是,去年8月,某餐飲品牌創始人駕駛蔚來ES8時,由于啟用了“自動駕駛”功能(NOP)領航狀態,在途經沈海高速涵江段,直接撞擊到前車(工程車)后發生事故身亡。這也讓蔚來一度陷入“風波”,為了私下平息輿論,蔚來甚至采用涉嫌毀滅、偽造證據,員工私自接觸事故車等方式。
圖源:百度
但即便如此之多的“營銷套路”,蔚來的用戶依然十分忠誠。一位蔚來車主告訴記者:“一般來說,蔚來汽車基本不會出現過去這些問題,因為之前剛起步,品控上面蔚來沒有把控好,所以導致也偶爾會出現幾例震驚輿論的事件,但隨著蔚來品牌不斷發展壯大,品控方面已經越來越好,基本上不會出現那些問題。而且,蔚來最核心的還是服務,比如年前就有蔚來客服親自聯系我詢問過年會否回鄉,詢問里程,蔚來服務人員會估測汽車行駛里程,并在合適的里程區間內給予車主最精準化、個人化的專業服務,以保證每個車主都能順利回家。而且,蔚來線下店也對每位蔚來車主免費開放,內部有各種辦公、學習、餐飲、體驗以及車主服務等空間,每逢佳節還會送各種禮品,服務可以說是做的非常細致到位的。”
蔚來汽車線下體驗店
由此,可以體會到如今的Smart EV品牌為了攬住消費者,可謂是采取了“千層套路”。以Smart EV為平臺去做精細化的服務,細致到每個用戶的模式,這也是蔚來能夠在短短數年之內狂攬一大波消費群體的關鍵所在。后來者像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如今也都在走這種路線,而傳統的老牌大廠根本不屑于在這方面去做投入,因此品牌影響力逐漸滑落,高端、終端Smart EV市場白白貢獻給新造車品牌。
隨著汽車逐步進入Smart EV時代,未來的“消費欺詐”案例無疑也會越來越多,汽車產業尤其是中國汽車產業也將由此進入“營銷+服務”大于“產品+技術”的階段。就如曾經的智能手機市場一樣,未來的汽車市場的消費主導力,也將逐步趨向于愈發年輕的群體,在產品質量過關的前提下,將“營銷+服務”的價值最大化,可能會更勝過傳統的汽車品牌發展模式。畢竟,在 “戳心”的營銷和“畫大餅”式的服務面前,現在的年輕消費者,毫無任何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