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使電動車真正環保、化解停電危機,智能化充電可能是關鍵
隨著電動汽車規模的增長,歐洲地區的電網運營商和政府面臨的最大問題在于 —— 如何化解電網的負載壓力,解決“停電危機”,而且不用花費數十億美元升級電網,還可以支撐數千萬輛電動汽車的需求。
答案是四個字:智能充電設備和技術。
簡而言之,智能充電軟件允許車主在電價昂貴的高峰時段充電,而無需在電價低廉的非高峰時段使用電力。這既減輕了電網壓力,又能更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并節省司機費用。如果沒有智能充電技術的支持,數百萬電動汽車車主會在下班后插電。根據知名審計公司安永的估計,到 2030 年歐洲將擁有 6500 萬輛電動汽車,到 2035 年將達到 1.3 億輛,這些車輛的充電可能會使當地電網超載并導致停電危機。
▲ 英國電動汽車充電器公司 Connected Kerb 在展示使用智能路邊充電器
此外,公共充電器也是一項重大挑戰。根據安永和 Eurelectric 的一份報告,僅歐洲到 2035 年就需要 900 萬個公共充電樁,而如今的數量只有 37.4 萬個。在未來,電動車主們還將迎來支持“雙向”或“車對電網”充電的產品和技術,數百萬車主可以在高峰時段將電動汽車電池的多余電量轉賣給電網運營商。而許多電動汽車車主仍然不知道“雙向充電”技術的存在。根據公用事業集團智能電力聯盟(Smart Electric Power Alliance)的數據,在美國也只有一小部分公用事業公司提供這種“雙向”服務。眼下,除了雷諾和現代即將推出的 Ioniq 車型之外,很少有汽車能夠實現“雙向充電”,但的確有越來越多支持該技術的車型即將亮相。
業內專家表示,為了化解歐洲電網的“停電危機”,到 2030 年歐洲電網必須大規模發展智能充電設備和技術。以英國為例,估計到 2030 年僅智能充電設備和技術就可以為英國車主節省 100 億英鎊(約合 135 億美元)。同時,大量的公共事業企業將會參與到智能充電設備和技術的研發,屆時將會吸納大量的勞動就業人口,培育一個具有動力的市場,為歐洲的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