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團重整計劃獲表決通過,中國半導體“新航母”即將起航
據紫光集團官網公告,2021年12月29日上午9時30分,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案第二次債權人會議暨出資人組會議通過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召開,紫光集團的重整計劃獲表決通過。這也意味著紫光集團的重整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而持續了近一個月的關于紫光集團重整的爭議也落錘定音。
根據公告介紹,本次會議設立有財產擔保債權組、普通債權組以及出資人組進行分組表決。經統計表決結果顯示:
有財產擔保債權組中,6家債權人投票同意,占出席會議的該組債權人人數的100%,其所代表的債權額占該組債權總額的100%。有財產擔保債權組表決通過《重整計劃(草案)》。
普通債權組中,1069家債權人(其所代表的債權金額為人民幣1240.94億元)出席并全部投票同意,占出席會議的該組債權人人數的99.72%,其所代表的債權額占該組債權總額的90.14%。普通債權組表決通過《重整計劃(草案)》。
出資人組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兩名出資人組成,總出資額合計為人民幣6.7億元,兩名出資人均投票同意《重整計劃(草案)》之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占全部出資人的100%,占全部出資額的100%。出資人組表決通過《重整計劃(草案)》之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各表決組均已表決通過《重整計劃(草案)》,管理人后續將依法向北京一中院提出裁定批準《重整計劃(草案)》的申請。
據了解,本次債權人會議通過的重整方案以120萬元為限,120萬元以下部分將全額現金清償;120萬元以上部分,債權人可從三種股抵債綜合方案中選擇一類,具體包括“現金 股票 三年留債”、“現金 股票 五年留債”以及“現金 八年留債”,其中,“現金 股票 三年留債”的賠付比率為95%,其余方案賠付比例100%。若紫光集團重整計劃得以順利實施,有財產擔保債權將會得到全額現金清償,普通債權將通過現金、股票抵債及留債等方式予以清償,預計可實現95%至100%的清償率。重整方案超出債權人的預期,所以通過率很高。
此外,對于國資股東清華控股和民營股東健坤集團來說,也可免除給紫光集團的擔保,以防重組不成債權人追償造成更大損失。同時,重組方案也利于國家深改組制定的校企改革能夠得以推進,后續進一步釋放發展的潛力和活力。所以,原股東方清華控股和健坤集團一致同意了重組方案,對智路建廣聯合體也高度認可,股東、戰投機構和管理人各方利益和發展方向高度一致。
紫光集團重整幕后之爭
今年年初,由于紫光集團爆發嚴重的債務危機,隨后在債權人的申請下,今年7月16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相關債權人對間接控股股東紫光集團的重整申請,并指定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清算組擔任紫光集團管理人。
7月20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更新了紫光集團招募戰略投資者的公告。根據公告內容顯示,為穩妥有序化解紫光集團債務風險,實現公司產業價值最大化,管理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公開招募戰略投資者。之后有7家戰投開始入圍第一階段的爭奪。
12月10日晚間,紫光集團管理人宣布,“通過建立遴選機制開展多輪重整投資方案遴選工作,確定北京智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牽頭方組成的聯合體(以下簡稱“智路建廣聯合體”)為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戰略投資者,依法與戰略投資者推進重整投資協議簽署及重整計劃草案制定等相關工作?!?/span>
根據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紫光集團重整主體所有者權益為-442.78億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紫光集團重整主體資產客觀公允的市場價值約1214.78億元,匹配擬化解債務約1376.09億元,紫光集團已資不抵債。
不過,在確定戰略投資者及重整方案之后,很快引來了紫光集團第二大股東——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坤集團)的反對。
12月15日晚間,健坤集團通過社交媒體發布了《關于紫光集團重整引進戰投過程中涉嫌734.19億國有資產流失的公開聲明》,稱此前已確定由北京智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牽頭方組成的聯合體為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戰略投資者的重整方案,將直接造成當期734.19億(未來價值數千億元)的國有資產流失。健坤集團還在聲明中表示,已經于2021 年12 月15 日通過郵局向中紀委、國務院辦公廳紀檢組、財政部紀檢組、教育部紀檢組就上述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對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進行了實名舉報。健坤集團要求由財政部的專業國資機構對紫光集團的資產進行評估。
隨后,紫光集團管理人也公開回應稱,堅決反對健坤集團和趙偉國個人散布不實信息,將追究法律責任。
紫光集團管理人還表示,智路建廣聯合體是所有投標方所提方案中付出現金最多、投后方案最完善。不論從資質要求、資金實力,還是國資比例、管理能力和組織資源方面看,智路建廣都是符合重組要求的最合適的戰投機構。重組方案可以盡可能避免銀行的國有資產不會流失,使各方利益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保障,做到債權人、股東、員工各方多贏、得到了債權人、股東、管理人的一致認可。
紫光集團第一大股東清華控股也發布聲明,稱健坤集團及趙偉國“發布有關紫光集團債務風險處置的不實信息。清華控股特此申明,相關信息未經清華控股授權,不代表清華控股意見。
緊接著,紫光集團管理人于12月16日向北京一中院提交了《資產保全申請書》,請求北京一中院對清華控股和健坤集團所持有的紫光集團全部股權予以保全。17日,北京一中院作出《民事裁定書》,裁定凍結清華控股持有的公司51%股權(對應認繳注冊資本3.42億元)及健坤集團持有的公司49%股權(對應認繳注冊資本3.28億元)。
與此同時,健坤集團方面的舉報至今也并未獲得官方的認可,同時健坤集團希望債權人依法向法院提出申請,更換紫光團體管理人,然后由債權人委員會與新的管理人及紫光團表現有股東構成“資產出售委員會”的計劃也并未成功。
而此次紫光集團的重整計劃獲表決通過,作為出資人的健坤集團也投票同意了《重整計劃(草案)》之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這也意味著健坤集團最終也認可了該重整計劃。
中國半導體“新航母”即將起航?
在趙偉國主政紫光集團期間,風格十分的彪悍,各種買買買和大筆的投資,意圖通過各種并購及大規模投資,將紫光集團打造成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一艘“航空母艦”。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到2019年短短六年時間里,紫光集團斥巨資收購20多家公司。不論是從收購展銳、RDA,然后將其合并為紫光展銳,還是意圖收購美光、西部數據受阻,又或是并購新華三51%股權、收購紫光聯盛(立聯信),每一筆投資都是動輒數十億美元。再加上大筆投資建設長江存儲等,這一系列的投資確實是加快了紫光集團半導體“航母”的成型,但是半導體投資回報周期長,過于激進的并購投資,也直接導致了紫光集團債務危機的全面爆發。
另外,趙偉國對于并購后企業的粗放式管理,也導致了很多資產并購之后,未能很好的進行整合及加速發展。這一點也備受業內詬病。
此次紫光集團重整,接手的戰投方為“智路建廣聯合體”,智路和建廣都是業內知名的半導體投資機構,此前也有著很多成功的投資項目和管理經驗,并且目前智路和建廣旗下仍擁有著龐大的半導體投資布局,橫跨了半導體芯片設計、半導體封裝、半導體制造設備、半導體材料、傳感器制造等眾多領域。如果智路建廣聯合體最終能夠成功接手紫光集團,那么后續雙方旗下相關半導體資產如果能夠與紫光集團進一步進行優化整合,形成產業鏈協同效應,將有望打造出一個更為強大的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航母”。
重組方案對紫光集團未來業務發展也做出了重要規劃:在法律法規、監管政策監督下,投資人在做好紫光集團穩定持續經營的同時,通過結合資金投入、人才引進等多種形式,集中優勢資源重點投入“移動及物聯網芯片(紫光展銳、紫光國微、紫光聯盛等)”、“存儲芯片(長江存儲、西安國芯等)”、“云網芯片(紫光同創等)”以及“云設備及服務(紫光股份、紫光恒越、紫光云、紫光華智等)”四大核心板塊,并其塑造成全球領先的高科技產業集群。此外,重組方案還對紫光集團旗下四大核心板塊列出了詳盡的規劃方案,并計劃推動各重點業務板塊具有上市潛力子公司的上市工作。由此也可以為員工提供更好的發展機遇和發展平臺。
附:智路資本和建廣資產的半導體布局
目前,智路資本和建廣資產旗下擁有著非常廣泛的半導體投資布局。芯智訊通過查詢相關資料整理如下:
2016年,智路資本及建廣資產聯合主導了對恩智浦旗下的安世半導體收購。該筆交易金額高達2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0億元),最終于次年2月完成交割。隨后,A股上市公司聞泰科技陸續耗資300多億完成了對于安世半導體的整體收購。
2018年,智路資本還與建廣資產、大唐電信、聯芯科技、高通等成立合資公司瓴盛科技。
2019年10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基金二期”)注冊成立,注冊資本2041.5億元。建廣資產作為27位創始股東之一,參與了組建大基金二期。
2019年11月,智路資本還斥資3645萬美元與ams AG成立了MEMS傳感器合資公司睿感(濟南)傳感器。
2020年6月,從事半導體封裝設備及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香港上市公司ASMPT將其封裝材料業務剝離,成立獨立運營的新公司AAMI(先進封裝材料國際有限公司)。建廣資產組建專項基金,聯合智路資本,共同完成對標的公司的控股性收購。
2020年7月,智路資本與全球最大后端封裝設備供應商ASM PACIFIC共同出資2億美元成立了合資企業,該合資企業由智路資本控股。該合資公司將專注于為存儲器、模擬芯片、微控制器和汽車芯片等提供引線框架。
2020年7月,建廣資產投資了河南東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東微電子”),該公司主要從事超高純濺射靶材以及微電子芯片生產所需其他耗材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2020年7月28日,智路資本收購了西門子將旗下高端核心元器件制造企業——Huba Control(以下簡稱瑞士富巴)。根據協議,交易完成后,智路資本將擁有瑞士富巴的實際控制權。
2020年9月,在相關部委指導下,北京建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中關村融信金融信息化產業聯盟、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在京完成了通信產業投資基金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基金一期規模100億元人民幣。
2020年11月, 建廣資產作為第一大股東聯合某上市公司收購了德國ficonTEC公司 80% 的股權。ficonTEC公司是全球光電子及半導體自動化封裝和測試領域最領先的設備制造商之一,此次收購是實現了在半導體領域、光電子、光通信領域核心裝備的研發、制造的重要戰略布局。
2021年11月,智路資本宣布收購全球排名前四的半導體載具供應商——ePAK。半導體導體載具材料具有極高的技術要求,國內目前沒有成熟的半導體載具供應商,本次收購具有補齊國內載具短板,確保產業鏈安全可控的戰略性意義。
2021年12月1日,智路資本以14.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3億元)收購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封測廠商日月光投控在大陸的多座封測廠。包括GAPT Holding Limited股份及直接或間接持有Global Advanced Packaging Test(Hong Kong)、日月光半導體(威海)有限公司、蘇州日月新半導體有限公司及日榮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日月光半導體(昆山)有限公司等股權予智路資本或其指定之從屬公司。2021年12月1日,智路資本和臺灣日月光集團發布公告,宣布智路資本完成日月光集團位于中國大陸的四家工廠的收購。2021年12月14日,智路資本取得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的批準。2021年12月16日成功完成項目交割,原四座工廠將更名日月新集團繼續開展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