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機需求暴增,高通第四財季手機芯片營收同比增長56%
全球5G手機市場需求暴增推動高通業績增長。
11月4日消息,高通公布了截至9月26日止的2021財年第四季度財報,收入同比增長43%至93.2億美元,高于市場預期的88.6億美元;每股經調整盈利為2.55美元,優于市場預期的1.95美元。
財報發布后,高通股價在盤后交易中漲7.52%。過去一年,高通股價累計上漲7.37%。
各主要業務上,高通技術授權業務QTL(Qualcomm Technology Licensing)第4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至15.58億美元,稅前利潤率同比減少1%至72%;本季營收預估將介于16-18億美元之間(中間值為17億美元)。
包括智能手機芯片銷售在內的高通QCT(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業務第4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6%至77.33億美元,稅前利潤率同比增長12%至32%;本季營收預估將介于84-89億美元之間(中間值為86.5億美元)。
業績增長表明高通正在有效應對供應鏈緊縮的挑戰。高通CEO安蒙(Cristiano Amon)稱,公司為確保零部件供應所采取的措施已開始產生效果,會在未來幾個月內緩解供應瓶頸。此外,通過向汽車廠商在內的客戶銷售半導體,高通已努力降低對手機芯片的依賴。安蒙表示,高通在增長空間上不再局限于單一市場。
在2021年一整年里,高通的芯片仍然處于緊俏狀態。在財報電話會中,安蒙表示,公司生產的芯片用途廣泛,因此受到市場產品短缺的沖擊較小。公司上季度各類芯片業務收入按年升幅介于44%-66%,物聯網用芯片表現最佳,手機芯片銷售收入則增長56%。
上季度高通芯片業務全線增長,手機芯片營收同比增長56%至46.86億美元,射頻前端芯片營收同比增長45%至12.37億美元,車用芯片營收同比增長44%至2.70億美元,物聯網芯片營收同比增長66%至15.40億美元。行業分析機構IC Insights數據顯示,高通為全球第六大半導體廠商,亦是全球最大的無晶圓半導體廠商。其產品主要由臺積電、三星等晶圓代工企業制造。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半導體行業面臨晶圓產能不足挑戰。受疫情影響,芯片需求在2020年一季度較為疲軟,二季度起開始回溫,之后一路狂飆,出現產能跟不上需求的現象。但最近有跡象顯示,芯片短缺可能正在緩解。
全球芯片供應鏈困境反而使高通受益,一方面,手機制造商不得不將供應集中到利潤最豐厚的高端手機上,而這部分市場正是高通的強項。此外,華為退出智能手機市場也讓高通受益,有意爭奪華為市場份額的手機廠商都使用高通的芯片。
與高通相對的是,蘋果正受芯片短缺影響,波及到營收增長。蘋果在近期發布的財報中預計,供應緊缺導致約60億美元的損失,涉及手機、電腦等品類。供應端緊缺原因一是泛行業的芯片緊缺,尤其成熟制程產能競爭激烈,高端制程則未遭遇問題;第二則是東南亞疫情擾亂了當地生產。由于高通主要向安卓手機廠商供貨,供應鏈問題相對影響較小。安蒙就稱:“我們在手機領域最快的增長機會就是安卓平臺?!?/p>
高通預計,截至12月底止的2022財年第一財季,每股盈利介于2.9美元至3.1美元,收入介于100億美元至108億美元,分別優于市場預期的2.58美元與97.3億美元;芯片業務收入預計為77.3億美元,優于市場預期的72.7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