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政協“深聊會”聚焦集成電路及半導體產業發展
日前,市政協舉行“凝‘芯’聚集 助力發展”“深聊會”,市發改委、市科創委、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和政協委員、企業代表針對深圳集成電路及半導體產業發展、產業政策扶持、區域配套和發展建議等內容進行“深聊”。
據介紹,深圳是我國集成電路產品的集散中心、應用中心和設計中心,集成電路設計業產值已連續9年位居全國各大城市首位,且在集成電路終端應用領域一直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據市科創委統計,截至2020年,深圳市共有327家集成電路企業,其中設計企業229家,占比70.03%;制造企業3家,占比0.92%,其他為封測企業、半導體設備類企業和半導體材料類企業。雖然我市集成電路產業有設計優勢明顯等點,但也存在制造規模比較小、卡脖子現象突出等問題。
“深圳的集成電路產業設計強,但問題是芯片設計出來了,卻造不出來!”市政協委員、深圳交易集團有限公司龍崗分公司總經理馮艷虹認為,芯片制造是技術壁壘特別高、資金十分密集、人才要求也很高的行業,要改變深圳集成電路產業“設計強、制造弱”的問題,需要政府加大主導型投入。馮艷虹建議,要集全市之力,把深圳現有的三家集成電路制造企業做大做強,同時,針對現在產業較為散亂的情況,圍繞三家制造企業所在的坪山、龍崗區,形成產業鏈聚集,并進一步完善供電、污水處理等生產性配套,減輕制造企業的負擔。
市工信局副局長高瞻也提出,短時間內,我國要實現芯片完全自主并不現實,因此,要發揮好我市多年來形成的電子元器件分銷模式的優勢,構建良好的國際國內供應鏈生態。
市政協委員、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向東則表示,從該公司投資的集成電路產業項目上看,目前深圳的集成電路企業瞄準高端產品、未來產品不多,如量子芯片等,而其他城市卻已經積極布局。“建議深圳企業應更多地瞄準高端產品、未來產品,以便在未來國際國內競爭中,贏得更大的優勢。”
在“深聊”過程中,委員、企業代表們都認為,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策寬松、耐心發展,保持現有優勢,補齊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