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漲價?供不應求?三大晶圓頂級巨頭再掀波瀾!
產能吃緊,已成為當前半導體市場行情的代名詞。
由于產能極度緊缺,加之各路芯片市場需求持續暴漲,再度引發了晶圓廠的供應緊張局勢,也為這些晶圓廠的漲價提供了契機。8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多領域芯片需求強勁,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芯片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芯片制造商及代工商,產能也普遍緊張。
以環球晶圓為例,據晶圓制造商環球晶圓的高管透露,他們現有的訂單,已能排到2022年年底。而且,他們也在同更多的客戶洽談長期合同。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訂單,將會更多。
據悉,為數不多的幾家全球晶圓代工大廠目前也都陸續給出了應對舉措,這些動態將如何影響半導體市場供需局勢?
1、臺積電
8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多領域芯片供應緊張、代工需求強勁、芯片代工商產能普遍緊張的情況下,臺積電也在不斷上調代工價格。
事實上,臺積電去年就已傳出將取消給予大客戶的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間接提高價格的消息,而在3月底,又有報道稱臺積電從二季度開始將逐季提高12英寸晶圓的代工價格,今年就將上調3次。
而芯片短缺仍在持續,且預計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的情況下,也出現了臺積電將繼續提高芯片代工價格的消息。
近日,英文媒體援引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消息人士的透露報道稱,臺積電已經通知他們的客戶,16nm及以下制程工藝的代工價格,將上調約10%,新價格在明年開始生效。
16nm及以下的工藝,是臺積電營收的主要來源,在今年前兩個季度的營收中,占比超過了60%。
具體來講,有消息人士指出,臺積電也將在2022年第一季度之前將其28nm工藝的晶圓報價維持在2800美元的水平。另外,為了維系長期的客戶關系,臺積電還打算凍結其22nm工藝的報價。不過臺積電繼續要求比普通合同更高的服務費,同時對40nm及以上工藝的報價進行了上調,以防止客戶超額預訂。
2、聯電
來自IC設計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聯電已通知客戶其28nm和22nm工藝制造的價格將在9月、11月和2022年1月上調,明年開始生效的價格可能高于臺積電提供的對應工藝價格。
據digitimes報道,消息人士稱,聯電將在2021年1月將其28nm工藝的晶圓報價提高至28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間,22nm工藝的報價提高至2900美元。并且已經與包括聯發科、聯詠和瑞昱在內的主要客戶就即將到來的新價格達成協議。
3、環球晶
半導體硅晶圓廠商環球晶今(24)日召開股東會,該公司董事長徐秀蘭在會后的采訪中談及了接單、擴產等問題。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徐秀蘭指出,目前公司訂單能見度非常高,明、后兩年客戶的需求也很穩健,并陸續簽定長約,合約期間有3年、5年,甚至最長到8年客戶。預付貨款金額超過190億元新臺幣,預付款約是訂單金額的20-30%。
環球晶在手訂單金額估計超過1000億元新臺幣,只是這些訂單并非一年出完,部分是3年長約。
此前SEMI SMG主席暨信越硅立光股份有限公司美國分公司(Shin-Etsu Handotai America)產品開發與應用工程副總裁Neil Weaver表示:“硅晶圓需求在多種終端應用推波助瀾下強勁增長;市場供不應求,12英寸及8英寸晶圓應用供給持續吃緊?!?/p>
對于產能供不應求的問題,徐秀蘭表示,為滿足客戶需求,公司預計投入8億美元擴產,現有產能將擴充10%至15%,新增產能預計2022年陸續產出,大部分產能將于2023年中以后產出。
小結:
此番國際大廠的輪番報價調漲,也真實的反映了當前芯片行業需求的變化情況。但此番突然的漲價生效,也給供應鏈平添了不小的壓力,但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客戶也表示將不會放棄繼續合作,足見當前搶單之激烈程度。
而接下來,編者認為,晶圓代工將會繼續延續這一趨勢,供應鏈壓力將長期存在,這種壓力可能會逐步傳遞到下游設備市場。畢竟從今年年初到11月份,中國臺灣地區二線晶圓代工廠就已經預計會調整4次報價,包括世界先進、力積電等廠商在8英寸晶圓廠價格漲幅相較去年高達50%、12英寸廠漲幅達30%。另外,市場也盛傳上述廠商明年第一季度可能還會繼續上漲5%到10%。如何針對這種挑戰做出積極響應,緩和當前的供需矛盾,仍然是整個供應鏈亟待解決的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