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炒作?華為海思躺槍,“勁拓”誘與機
7月8日消息,勁拓股份公告了關于與海思合作的最新情況。起因是昨日多家媒體爭相報道,勁拓股份公告與海思簽訂《海思勁拓合作備忘錄》。雙方旨在加大半導體封裝設備領域的合作,解決卡脖子的問題。
受該消息影響,昨日勁拓股份股價開盤漲停??赡苁菢浯笳酗L,深交所午后馬上向勁拓股份下發關注函,要求其說明與華為海思合作的具體內容。
與海思未簽正式合同,“碰瓷”、投機為何惹人嫌?
顯然,最新的公告澄清了幾個主要信息。勁拓強調與海思未簽訂正式協議與銷售合同,也并非海思供應商,后者也未采購其產品,對業績不產生直接影響。
不過,編者今天在公告披露網站上,已經看不到勁拓股份此前發布那份與海思合作的公告,應該是已經被刪除了,具體原因耐人尋味。是否之前的公告誤導性太強,有炒作的嫌疑?如果沒問題的話,為什么還要多此一舉“心虛”地把它刪除呢?
畢竟,很多人真的想知道勁拓和海思新的合作動向的嘛。
實際上,上述備忘錄僅為意向性文件,未明確約定具體條款及具體事宜,還是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的,包括研發失敗等風險及無排他性因素。
上頭的關注并不多余。畢竟,這并不是勁拓股份首次發生敏感事情了。上月底,勁拓股份創始人、控股股東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遭證監會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高額罰款、禁入市場。
這次又發生這種敏感事情,當然會被監管機構質疑是否存在信息披露違規的情形,包括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動機。
另一方面,從公司本身業務來看,也有投機的嫌疑。勁拓股份上市以來,主營業務經歷了多輪變化,由金屬手機殼設備到面板設備、再到玻璃后蓋設備。每次,勁拓股份似乎又看到新的“商機”。
因此,編者看來,也許是為了迎合市場需求,降低產品結構單一風險,不斷嘗試拓寬業務,“勁拓”真是司如其名,此次又要把業務拓展至半導體封測相關領域。
不過,盡管勁拓主營業務變化頻繁,但也沒做出很大的成績,業績走勢并不穩定,市值增長性也不強。畢竟,此前從事的設備產品并未有較高的技術含量,這也是其能夠迅速切換賽道的主要原因。畢竟,企業沒有一個明確的主線,在投資市場上也是備受唾棄與質疑的,也缺少核心競爭力,這還真是難逃市場的一般規律。
而此次與華為海思牽手,究竟是誠心發力半導體設備,還是迎合趨勢借機“炒作”?勁拓股份能否遇上“第二春”,也是是更多人想關注的事情。
不管如何,澄清公告之后,今天的勁拓股價依然大漲,也反映出某些不可明狀的秘密,至少資本和不明勢力還是非??春盟鼈冎g的關系。
供應鏈國產化,華為海思熱血“芯”
編者留意到,在此次備忘錄中提到,本次合作是基于勁拓股份在熱工領域的能力。數日前,勁拓股份也在互動平臺透露,開發半導體熱工相關設備已有一段時間,目前部分設備已上線并批量交貨。因受保密協議限制且未達披露標準,還不能正式官宣。
另外,此前勁拓也曾透露與華為在相關半導體專用設備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因此,說白了就是準備做封測設備的廠商,但其也不是一家十分專業的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有關產品尚未得到客戶最終認可,應該也沒有對外供應半導體封裝設備的經驗。
畢竟,海思有意打造國內芯片供應鏈,推進封測產業鏈國產化,將能力范圍延伸到上游,因此,存在與勁拓股份加強半導體封裝設備合作的必要性。
顯然,華為對經營數十年的半導體事業依然熱血。編者發現,自禁售令以來,短短兩年時間內,華為已經投資超過 30 家國內芯片相關企業,直至如今,依然不斷有華為投資、入股的消息出現,其在今年上半年還入股 10 家左右半導體廠商。另外,華為也在全球大舉招募半導體、自動駕駛和AI等領域的人才。
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占比超過25%,為全球第一大市場,而且增速也遠高于全球水平,是增長的主要動力。雖然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水平較低,但國內廠商在刻蝕設備、薄膜沉積設備、離子注入機、檢測設備、清洗設備等多個環節在奮力追趕,尋求逐步取得細分領域的突破。
數日前,中微公司披露定增募投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包含等離子體刻蝕設備、熱化學CVD設備、MOCVD設備等升級和擴充。未來幾年,全球將新增29座晶圓廠,其中國內晶圓廠新建計劃,位列全球首位,晶圓廠的新建與擴產,無疑將促進上游半導體設備需求提升。顯然,半導體設備市場已迎來新一輪上升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