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AI軍備競賽進入決勝階段之際,埃隆·馬斯克旗下xAI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資金壓力。最新財務數據顯示,這家估值突破千億美金(1130億美元)的AI新貴正以每月超10億美元的驚人速度“燒錢”,即便對世界首富而言也難以為繼。
在經歷與特朗普政治切割、成立“美國黨”等系列風波后,xAI即將啟動第三次大規模融資,目標估值直指2000億美元。這場關乎AI霸主地位的資本博弈,正在考驗著市場的承受極限。
當地時間7月12日,外媒報道稱,馬斯克的xAI正計劃啟動新一輪融資,目標估值或高達2000億美元——這一數字是其2023年初估值的10倍。若融資成功,xAI將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
據悉,此次融資談判已進入初步階段,最快將于下月啟動。這將是xAI在不到兩個月內的第三次大規模融資:今年6月,通過二級股票發行籌集300億美元;7月,通過貸款和現金投資獲得100億美元資金。
若本輪融資完成,xAI的估值將較去年5月B輪融資時的180億美元實現飛躍式增長。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目標估值區間為1700億至2000億美元,但強調談判尚存變數。
然而,xAI的燒錢速度同樣驚人。上月外媒披露,該公司因研發尖端AI模型、構建數據中心及采購專用芯片,每月支出高達10億美元。財務預測顯示:2024年總支出預計達130億美元,營收僅5億美元;2026年營收或增至20億美元,但仍難覆蓋成本缺口。
截至3月底,該公司持有40億美元現金。數據來源:熟悉xAI財務狀況的人士。圖源:彭博社
在AI行業軍備競賽白熱化的背景下,xAI的困境并非個例。訓練Grok、ChatGPT等大模型需投入天量算力資源,頭部企業均面臨巨額資金壓力。作為世界首富,馬斯克能否在這場持久戰中保持優勢,仍是未知數。
月均10億美金消耗:
世界首富也難承受的“燒錢”速度
xAI成立于2023年年中,目標是打造全球最先進的AI模型,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者。為實現這一愿景,馬斯克已投入數十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其中一個集群部署了20萬個英偉達Hopper 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形處理器),且硬件采購仍在持續擴張。
盡管馬斯克曾承諾xAI將“徹底改變社會”,但該公司目前仍面臨嚴峻的財務壓力。其燒錢速度遠超傳統行業,甚至讓部分投資者擔憂其可持續性。自成立以來,xAI已通過股權融資籌集140億美元,但仍難以覆蓋高昂的運營成本。
目前,xAI正在敲定一筆43億美元的新股權融資,并計劃在2025年再籌集64億美元。這還不包括上述提及的50億美元債務融資。有知情人士透露,預計公司債務融資將有助于支付xAI的數據中心開發費用,而其他公司則已決定轉而進行項目融資。
然而,融資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早期債務融資曾因投資人質疑條款結構而受阻,xAI隨后調整協議,包括限制資產轉移、設定債務上限等措施,以增強投資者信心。這一調整成功吸引部分機構重返談判桌。
此外,xAI已經從硅谷的一些頂級風險投資公司獲得大量投資,比如紅杉資本。但知情人士透露,盡管xAI“籌款力度極大”,其資金仍僅能勉強維持運營。
xAI的財務需求主要源于其激進的硬件戰略。與依賴租賃算力的競爭對手不同,xAI堅持自建基礎設施。馬斯克甚至宣布計劃打造一臺配備100萬個英偉達Blackwell GPU的超級計算機,預計耗資50億至6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00億元),有望成為史上最昂貴的AI基礎設施項目。
目前,xAI已在北美部署數十萬GPU,部分與特斯拉和X(原Twitter)的數據中心共享資源,以優化成本。但如此龐大的硬件投入仍需巨額資金支持,而xAI尚未明確披露資金來源。
盡管外界對xAI的“月耗10億美元”議論紛紛,馬斯克在X上駁斥該說法為不實言論,但未提供具體數據。知情人士稱,這一估算基于內部簡報和投資者文件,反映出xAI的激進擴張策略。
分析認為,馬斯克正采取“燒錢換領先”的戰略,試圖通過大規模融資、硬件投資和快速迭代,在AI軍備競賽中超越OpenAI、Anthropic和Google DeepMind。然而,能否在資金耗盡前實現技術突破,仍是未知數。
估值1130億美金,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截至目前,xAI最廣為人知的產品是馬斯克的“反覺醒”聊天機器人Grok。這款AI曾因發表爭議性言論(如涉及“白人種族滅絕”的討論)引發關注,其表現不穩定,甚至被戲稱為“有時會突然醒來”。
2024年3月,xAI以全股票交易正式收購社交媒體平臺X(原Twitter)。這筆交易對xAI的估值為800億美元,對X的估值為330億美元。由于X背負120億美元債務,實際交易成本達450億美元。合并后公司整體估值升至1130億美元,標志著AI行業估值的快速攀升。
此次收購為xAI帶來兩大核心優勢:數據資源,X平臺的海量用戶帖子和機器人生成內容,可直接用于訓練Grok,省去高昂的外部數據采購成本;算力共享,X此前采購的AI芯片集群,現由xAI調配使用,進一步降低硬件投入。
xAI向投資者承諾,公司將于2027年實現盈利。摩根士丹利預測,其2029年收入或突破130億美元。若成真,xAI將比競爭對手OpenAI提前兩年邁入盈利階段——后者預計最早2029年才能實現正現金流。
不過,這一樂觀預測建立在多重假設之上:Grok快速普及并深度集成至X平臺;成功開拓企業級AI工具市場;與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等業務協同落地。
目前,xAI的營收幾乎全部依賴X Premium訂閱服務,2024年預期收入僅5億美元,遠不足以覆蓋運營成本。相比之下:OpenAI 2024年預計營收127億美元,ChatGPT用戶超1億,并深度嵌入微軟生態;Anthropic等對手也在加速商業化。
此外,xAI仍需填補9.3億美元資金缺口。盡管馬斯克個人財力雄厚(曾支撐特斯拉、SpaceX度過虧損期),但分析師指出,其自建超算集群的策略成本極高。例如,計劃中的百萬量級英偉達Blackwell GPU集群,耗資可能達625億美元。
經濟學家盤和林分析,xAI的高成本源于兩大因素:合成數據訓練,與主流“數據蒸餾”不同,xAI需先構建AI生成數據,再反哺模型,形成閉環。這一技術路徑成本高昂,但長期或更具競爭力;政治關聯成本,馬斯克團隊曾為特朗普政府無償提供AI服務,如今既無名譽回報,也未轉化為商業收益。
xAI的估值故事充滿野心,但能否實現,取決于三個關鍵:Grok能否突破ChatGPT的生態壁壘;自建算力能否持續壓制對手成本;馬斯克的資金實力能否撐到技術拐點。
這場AI軍備競賽的殘酷程度,可能遠超特斯拉當年的“產能地獄”。
參考資料:
1.https://thinglabs.io/elon-musks-xai-spending-1-billion-a-month-to-keep-pace-on-ai
2.https://gizmodo.com/elon-musks-xai-is-reportedly-burning-through-1-billion-a-month-2000617458
3.https://www.tomshardware.com/tech-industry/artificial-intelligence/elon-musks-xai-is-projected-to-lose-usd13-billion-in-2025-ai-project-burns-usd1-billion-a-month-in-expenditures
4.https://news.qq.com/rain/a/20250618A06XJD00
5.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7-11/musk-s-xai-seeks-200-billion-valuation-in-new-funding-ft-s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