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9億元拍賣成交,柔宇顯示基地花落惠科
2月19日,深圳柔宇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的柔宇國際柔性顯示產業園的資產拍賣正式成交,成交價為5.039億元人民幣。此次拍賣的資產包括位于深圳市龍崗區的12套不動產和一批設備類資產。
柔宇顯示的這一資產拍賣歷經三次流拍,最終在第三次拍賣中以5.039億元成交,較首次起拍價12.3億元大幅縮水約59%。拍賣標的包括廠房、門衛室、食堂等不動產(評估價值約7.68億元)及生產線設備(評估價值約4.48億元),總評估價值超過12億元。成交價遠低于評估值,反映出市場對二手設備維護成本及行業擴產的謹慎態度。
柔宇顯示基地于2018年投產,曾號稱全球首條全柔性顯示屏量產線,總投資超過110億元。然而,由于經營不善,該基地在2022年停產。拍賣時,部分設備仍由留守員工看護,但生產線已無實際生產活動。
柔宇顯示在2017-2020年上半年累計虧損近32億元,主要原因是研發投入高(占營收30%以上)而市場銷量低迷。此外,柔宇的ULT-NSSP技術雖具創新性,但量產良率及成本控制不及三星、京東方的主流技術,導致產品競爭力不足。創始人劉自鴻的決策集中,未能有效平衡技術研發與商業化,多次IPO失敗進一步加劇了資金鏈斷裂,也是柔宇顯示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有分析認為,惠科可能將柔宇產線升級為中小尺寸OLED試驗線,或整合至現有LCD產線中,探索Hybrid AMOLED技術。同時,惠科還可以利用其在顯示終端的市場渠道,推動柔性屏在消費電子(如顯示器、筆記本)的應用。此外,柔宇的3000余項柔性顯示專利可能通過拍賣轉入惠科,進一步強化其知識產權布局。
此次交易不僅是一次資產轉讓,更是中國顯示產業技術路線競爭與市場洗牌的縮影。柔宇顯示基地的拍賣成交,標志著這家曾估值超500億元的獨角獸正式退出舞臺,而惠科的接盤則為其在柔性顯示領域開辟了新賽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