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商務部致信美國會,稱正審查中國使用RISC-V芯片技術帶來的“風險”,借口還是“國家安全”
路透社24日援引其看到的一封美國商務部致美國國會議員的信稱,美國商務部正審查中國使用RISC-V芯片技術所帶來的風險,借口還是所謂的“國家安全”。
據觀察者網此前介紹,和傳統的X86、ARM一樣,C也是芯片設計的底層指令集標準。就像不同語言可以寫出不同文章一樣,不同指令集標準也可以設計出不同的芯片,進而構建相應的軟硬件生態。
不同的是,X86和ARM是由某一個企業所有,其他企業使用需要授權。而RISC-V是一種開放標準,指令集手冊誰都可以下載使用。目前,在RISC-V國際基金會的高級會員中,有一半都是中國企業,包括華為、中興、阿里巴巴、紫光展銳、騰訊等。但同時也有不少的美國企業,包括英特爾、谷歌、高通、SiFive等公司。正因為此,該基金會也主要以開放合作的形象對外。
圖為RISC-V處理器 圖源:外媒
路透社稱,RISC-V芯片技術目前正在被一些中國大型科技企業所使用,并已成為中美兩國在先進芯片技術戰略競爭中的新戰場。
報道稱,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18名議員去年11月以“犧牲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代價”為由,施壓拜登政府,要求采取措施阻止中國“在 RISC-V 技術領域取得主導地位”。信中寫道,“雖然RISC-V開源合作有望給美國半導體行業的進步和發展帶來巨大利益,但這種益處,只有在貢獻者單純為了提升技術,而不是幫助實現中國的技術目標和地緣政治利益時,才能實現。”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商務部發言人當時表示,部長雷蒙多稱,已收到這封信,并將通過適當渠道做出回應。
路透社最新消息稱,其本周二(23日)看到的信函內容顯示,美商務部在給美國國會的信中對此作出回應稱,正努力審查“潛在風險”,并評估是否應采取適當行動來有效解決任何潛在問題。與此同時,美國商務部也稱,需要謹慎行事,以避免傷害參與研發的美國企業。
去年10月,一些美國反華議員的手,也曾伸向RISC-V領域。以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Mike Gallagher為代表的議員們當時同樣以“國家安全”為由,敦促拜登政府對RISC-V采取行動,他們擔心中國利用RISC-V削弱美國目前在芯片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實現軍事現代化。
對此,RISC-V國際基金會CEO雷蒙多女士在官方網站發表署名文章,表示RISC-V為開放而誕生,擁抱開放標準的企業能快速創新,而不是重復造輪子,RISC-V將如同以太網、HTTPS、JPEG和USB等開放標準一樣無處不在。所以,中國需要做的就是全力擁抱RISC-V,擁抱開源開放,不斷突破芯片和基礎軟件的關鍵核心技術,搶占RISC-V生態制高點,夯實產業基礎。打鐵還需自身硬,提升自身的實力永遠是最有效的應對方式。
美國政客當時的提議,也被美國產業界詬病。SiFive業務開發副總裁 Jack Kang 表示“美國政府對 RISC-V 方面的潛在限制將是一場巨大的悲劇,”他說,“這就像禁止我們在互聯網上工作一樣。就技術、領導力、創新、公司和就業機會而言,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對于美國頻繁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加碼對華芯片相關領域的打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年1月在記者會上表示,事實清楚表明,美方處心積慮打壓中國芯片產業發展,不是出于“國家安全”考慮,更不是什么正當競爭行為,而是毫無原則底線的單邊霸凌行徑,剝奪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毛寧說,美方行為嚴重沖擊國際產供鏈穩定,毒化國際合作氛圍,助長分裂與對抗。這種自私自利的做法注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