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電視玩壞的虧本賣,將復制至汽車行業,或導致嚴重后果
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價格大戰的開啟,有汽車企業或將他們在互聯網電視行業玩過的虧本賣營銷策略復制至汽車行業,然而這兩個行業存在重大差別,或導致嚴重后果,消費者能接受么?
互聯網電視虧本賣乃至免費送,始自賈躍亭主導的樂視電視,當年賈躍亭以低于量產成本定價的方式,迅猛沖擊電視市場,用2年時間就沖到國內電視行業前四名,給傳統電視企業造成巨大沖擊。
不過樂視電視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導致資金鏈斷裂,曇花一現,但是互聯網電視開啟了電視行業的全新營銷模式,后來者繼續,而且后來的互聯網電視領軍者更超越了樂視電視,一度做到國內電視第一名,互聯網電視的沖擊迫使傳統電視企業也加入進來,從此智能電視/互聯網電視風行國內。
后來的事實卻說明互聯網電視是個大坑,諸多消費者都購買了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之后,卻發現電視企業的流氓收費行為層出不窮,開機塞廣告,看視頻先看廣告,看視頻中間仍然要看廣告,如果不愿意被廣告煩擾,就得不斷買會員,買電視企業的會員,買視頻企業的會員,如此一番付費下來一年可能支出過千元,比有線電視多付數百塊,每年多支出的錢已足夠再買一臺電視了。
消費者購買了會員之后,互聯網電視又來了新的坑,超前點播、中間再額外塞廣告等等,這些都要另外再付費,還有各種收費陷阱,尤為讓消費者憤怒的是如今互聯網電視已大幅提價,所謂低價乃至免費早已不存在,低價乃至免費的電視營銷最終證明了天上不會掉餡餅。
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價格戰的推進,如今又有汽車企業暗示超低價,汽車企業不會靠汽車贏家賺錢,他們將通過為消費者提供自動駕駛、互聯網服務等的方式來賺錢,然而汽車與電視存在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汽車涉及到生命安全。
試想一下,消費者在用車過程中,正使用導航服務,卻突然彈出廣告,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如此將嚴重危害駕駛安全;至于自動駕駛/輔助駕駛服務,愿意付費購買的消費者實在太少了,據悉率先推自動駕駛的特斯拉在美國僅有三成左右的消費者付費購買,國內市場則僅有一成左右購買,如此低的比例,自動駕駛付費服務根本不可能覆蓋汽車降價的虧本損失。
汽車的互聯網系統還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增加的功能越多那么就越容易出問題,智能手機所采用的安卓系統眾所周知越用越卡,就在于消費者使用時間的延長,搭載的APP越來越多,這些APP會不斷搶占資源進而導致系統的卡頓,國內部分智能汽車所搭載的操作系統就基于安卓,而這些汽車如果通過互聯網收費服務來賺錢,必然也將塞入更多功能,這只會加劇汽車互聯網系統的卡頓問題,嚴重影響駕駛安全。
汽車與手機存在很大的不同,基本上汽車搭載的智能座艙、自動駕駛芯片等等自出廠后就不會再升級,而汽車的使用壽命長達10年,甚至百年前的老爺車如今還有人在用,如此長的時間,如果汽車企業通過塞入更多的互聯網服務來賺錢,將會造成嚴重的駕駛安全問題,更何況汽車芯片的工作環境遠比手機惡劣得多,高溫、多塵等環境會加劇芯片性能的衰退,如此情況下汽車企業理應盡可能簡化汽車的互聯網功能,而不是塞入更多功能來收費賺錢。
從這些方面來說,智能汽車/互聯網汽車如果玩虧本賣車的營銷策略,后續通過互聯網服務來賺錢,那將帶來巨大的風險,消費者在選購這類型車的時候需要三思,汽車關系著駕乘人員的安全,安全比錢更重要,千萬不要貪圖便宜購買這類虧損賣的車,手機、電視價值遠比汽車小,一旦用起來不爽或是用上一年就扔并不虧,車是不可能如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