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雙巨頭業績出爐,今年晶圓代工市場行情將如何變化?
2月6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業績公告稱,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52.5億元,同比下降8.6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23億元,同比下降60.2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為17.93元。
而根據四季度業績快報,中芯國際四季度營收121.52億元,同比增長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48億元,同比下降58.2%。毛利為22.88億元,毛利率為18.8%。
中芯國際公告稱,2023年全年,公司凈利潤同比減少主要是由于:過去一年,半導體行業處于周期底部,全球市場需求疲軟,行業庫存較高,去庫存緩慢,且同業競爭激烈。受此影響,集團平均產能利用率降低,晶圓銷售數量減少,產品組合變動。此外,集團處于高投入期,折舊較2022年增加。以上因素一起影響了集團2023年度的財務表現。
按應用分類,手機業務的貢獻額有了較大提升,中芯國際2023年四季度收入占比分別為:智能手機30.2%、計算機/平板30.6%、消費電子22.8%、智能家居8.8%、汽車/工業7.6%??v觀各地區的營收貢獻占比,來自中國區的營收占比為80.8%;美國區的占比為15.7%,歐亞區占比為3.5%。
此外,在外部環境無重大變化的前提下,中芯國際給出的2024年指引是:銷售收入增幅不低于可比同業的平均值,同比中個位數增長。資本開支與 2023 年相比大致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芯國際發布年度業績的同時,華虹半導體也發布了業績報告,2023年第四季度,華虹半導體銷售收入4.55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6.301億美元,同比下降27.7%;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2.86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4.75億美元,同比下降7.6%,全年毛利率為21.3%。
但對于未來發展,華虹半導體方面則保持樂觀。 華虹半導體總裁兼執行董事唐均君在評論業績時表示,2023年市場形勢低迷,對全球半導體產業來說是極富挑戰的一年。但隨著產業鏈去庫存的持續,以及新一代通信、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滲透,近期半導體市場已出現提振信號,公司與之相關的圖像傳感器、電源管理等產品均在第四季度有較好的表現,預計2024年整體情況好于2023年。
據了解華虹半導體則預計2024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約在4.5億美元至5.0億美元,毛利率約在3%至6%。
由此從兩大晶圓代工龍頭的業績來看,受市場形勢低迷的影響,2023年業績同比均有所下滑。但展望2024年,兩家公司都表態積極,料將好于2023年。
上半年成熟制程晶圓代工報價將下跌10%!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稱,今年上半年成熟制程晶圓代工需求仍較弱,部分晶圓代工廠一季度成熟制程晶圓代工報價下降中個位數百分比(4%至6%),并且隨著中國大陸成熟制程產能的持續開出,預計二季度成熟制程晶圓代工報價將繼續下跌,使得上半年累計降幅達10%左右。
有芯片設計廠商指出,過往赴大陸晶圓廠投片的芯片設計業者,以驅動芯片最為大宗,近期部分電源管理芯片廠也逐漸增加下單給大陸廠商。目前兩岸的晶圓代工報價,最大差距高達20%至30%左右。
對于這波晶圓代工成熟制程降價,不具名的芯片設計業高層透露,臺系晶圓廠降幅至少低個位數百分比(1%至3%),大陸廠商則下降了中個位數百分比(4%至6%),如果訂單量大,價格可以談得更低,或是有不同折扣方式。
隨著大陸晶圓廠成熟制程產能持續增加,疊加補貼等因素,因此在價格策略上也頗有彈性,只要客戶愿意給出一定數量訂單,高于變動成本以上的價格都可以談,因此今年二季度成熟制程晶圓代工報價確實還有持續降價的空間。
以成熟制程來說,有芯片設計廠提到,高壓28nm制程仍供不應求,甚至可以漲價,但40nm與55nm制程,在產能增加速度快于需求回溫的情況下,基本上就只有降價。
不過,相較于大陸晶圓代工業者祭出積極的價格策略,臺系晶圓代工廠對價格則相對有所堅持。
世界先進強調,近期來自大陸同業的價格壓力確實不小,但該公司不準備打價格戰,甚至可望掌握歐美客戶的轉單機會,今年仍以溫和成長為目標。
預計今年晶圓代工產業年增12%
2023年,全球宏觀經濟仍處于下行周期。半導體周期與全球經濟周期具有較高的相關性,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等需求減弱,半導體行業經歷結構性供需調整。全球半導體庫存的消耗速度整體慢于各產業環節的生產和采購速度,芯片庫存仍處于高位。2023年下半年,伴隨手機、穿戴類設備、個人電腦、智能應用等新品發佈,以及宏觀經濟回暖預期,行業逐步顯現復蘇跡象。
中芯國際表示,半導體產業面對的下游行業范圍較廣,各細分應用領域的復蘇周期存在一定的差異。從產品大類來看,存儲芯片是2023年半導體市場下行的主要領域,而邏輯、模擬、光電、傳感、分立器件領域的需求下降幅度相對有限。伴隨一些先導產業對智能化和自動化應用的推廣,一些細分領域的需求不降反升,成為晶圓代工企業逆勢增長的機遇。
從存儲芯片領域看,自去年下半年起,隨著供應商減產策略有效進行,下游部分需求拉升,存儲芯片價格開始上揚。不過今年第二季存儲芯片價格趨勢走向不一,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預估,NAND Flash合約價將強勢上漲約13~18%;而DRAM則合約價季漲幅將收斂至3~8%。
從晶圓代工產業營收來看,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研究指出,2023年受供應鏈庫存高企、全球經濟疲弱,以及市場復蘇緩慢影響,晶圓代工產業處于下行周期,前十大晶圓代工營收年減約13.6%,來到1,115.4億美元。
展望2024年,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在AI相關需求的帶動下,前十大晶圓代工營收預估有機會年增12%,達1,252.4億美元,而臺積電受惠于先進制程訂單穩健,年增率將大幅優于產業平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