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磁電存儲技術來了,功耗降90%,或顛覆存儲市場?
目前的存儲產品,主要分為光學存儲、磁性存儲和半導體存儲三類。
光學存儲主要就是 CD、DVD 等常見形式。磁性存儲包含磁帶、軟盤、硬盤等。而半導體存儲則是指DRAM、NAND、NOR FLASH等等。
但在大規模的數據存儲使用中,還是以磁盤產品為主,也就是機械硬盤,畢竟DVD這種不適合頻繁讀寫數據的場景,而SSD壽命相對差一些,價格又貴,而機械硬盤能夠有較大容量,較高壽命,又能頻繁讀寫,擦除等,成本也相對可控。
所以我們看到,在數據計算中心中,大多使用機械硬盤,進行大規模的集群,這樣實現高效、高容量的效果。
不過我們也清楚,機械硬盤市場,主要被美、日、韓廠商占領,國內企業的份額非常少,絕大部分都要靠進口。
事實上不僅僅是機械硬盤市場,在半導體存儲市場,也是如此,像主流的DRAM、NAND產品,國內的份額也非常低,90%以上靠進口。
為此,國內眾多的企業在存儲產品方面不斷努力,以期打破國外壟斷,進而減少依賴,將數據存儲產品,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近日,有消息傳出,華為或推出一種新型的存儲產品,這種產品采用全新的磁電存儲技術,對應的老式的磁性存儲技術,也就是機械硬盤這一塊,堪稱顛覆式。
當然這種產品,主要用于大規模的集群性產品之中,也就是用于數據中心這樣的場景下。
這種磁電技術稱之為MED(磁電磁盤),據稱和磁性存儲產品相比,功耗降低 90%,存儲密度提升50%以上,預計2025年上半年左右在海外上市。
我們知道,以往采用機械硬盤的集群,一臺42U 機架最多可容納 288 個硬盤,接近10PB的數據,功率可能達到2.88kW。
但如果采用華為這種MED硬盤,可能一臺42U的機架,容量超過20PB,而功耗只有0.3KW左右,潛力巨大,絕對堪稱是顛覆式的。
不過目前關于這種MED磁盤,據稱其原理是磁電效應,它在材料的磁特性和電特性之間建立了聯系,至于具體怎么實現的,還沒有更多的消息。
同時華為也沒有官方公布,真假也不太清楚,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如果這種磁盤問世,估計對于傳統的磁性硬盤,絕對是降維式打擊,那么未來這種集群式的存儲產品,絕對會被顛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