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芯片產業是美國一家獨大,但最近幾年,中國奮起直追,在很多領域進行了突破,和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小,特別是在芯片制造上,更是瘋狂建廠。
數據顯示,目前我們已經有芯片廠44家,然后還有22座在建設,預計會在接下來的3-5年內陸續完工。
而按照機構的數據,當這些芯片廠投產之后,中國大陸在芯片芯片產能上,將達到39%,排名全球第一,而在先進產能,也將達到8-10%左右。
這么大的產能,必然會搶其它眾多廠商的份額,特別是會嚴重壓縮中國臺灣、韓國、美國等地的芯片產能比重。
畢竟中國大陸的芯片廠建設成本最低,同時芯片制造的成本也最低,競爭優勢非常大。所以,其它的晶圓廠,在看到中國大陸瘋狂造芯之后, 其實是有一點瑟瑟發抖的。
比如近日,臺系晶圓廠力積電,在舉行媒體交流時,CEO黃崇仁就說,力積電將逐步退出面板驅動IC及傳感器領域,避免面對中國大陸廠商的殺戮戰。
黃崇仁認為,目前中國大陸的晶圓廠,在面板驅動IC及傳感器領域的產能越來越大,技術也越來越強,同時成本較低,競爭優勢明顯,所以力積電不想直接和中國大陸的這些晶圓廠競爭,所以避開,轉至存儲器代工及成熟制程邏輯代工。
事實上,持有力積電這種想法晶圓廠并不少,只是有些沒有說出來而已,之前有一些這方面的專家就表示稱,中國大規模的擴產芯片產能,目的或是卷死全球友商,特別是在成熟制程方面,因為全球就中國大陸的成本最低。
而從這情況來看,接下來全球晶圓廠商的競爭會非常激烈,因為不僅僅是中國大陸在擴產,像美國、日本、韓國、歐洲、中國臺灣也都在擴產,在新增芯片產能,就看誰能笑到最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