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中階新機衝擊聯發科? 業界:得先衝上第一梯隊
聯發科近年已將手機應用開發資源集中在旗艦SoC。李建樑攝(資料照)
華為近期推出的Nova 12新機,各分層產品預計將搭載華為自家麒麟處理器及高通(Qualcomm)舊款4G處理器,該系列一直以來主打外觀美型、價格實惠的方向,Nova 12系列開放預購之后,就如同先前Mate 60一樣快速秒殺。
如此的表現,讓先前沉寂一段時間的“華為威脅論”再次浮上檯面。市場上開始有意見認為,華為開始在中低階手機布局,除衝擊其他中系品牌之外,對于聯發科來說也會是一大威脅。
不過,業界人士對此說法仍然抱持保守的態度,認為截至目前為止華為在手機市場還沒有真正回到領先梯隊,先前曾分析到的制程良率導致晶片供應量不足,以及效能表現難以追上世界主流的情況,目前仍沒有看到明確的解方。
加上華為主力銷售市場只限縮在中國,對于許多中低階機種需求快速成長的其他市場,包括印度、東南亞、中南美洲及非洲等都鞭長莫及,對于聯發科的中低階SoC平臺能帶來的衝擊自然有限。
熟悉SoC人士直言,華為手機在中國市場確實有一批死忠粉絲,無論是基于對國產的支持還是其他原因,只要華為繼續推出手機產品,基本上就不會在這個市場中泡沫化,但要更進一步衝上第一梯隊,只要先進制程這道門檻沒有突破,幾乎就沒有機會。
在推出Mate 60之后,華為持續透過各種不同的產品應用,來測試其全自主化供應鏈的戰力,尤其在晶片端,和中芯的合作可以說是進入極度緊密的狀態,針對各種不同應用持續開發新產品。
熟悉IC設計人士指出,其實手機SoC對現階段的華為來說,應該就是技術最極限的場域,華為也很清楚在手機快速的升級節奏當中,沒有臺積電先進制程的支援,絕對沒辦法找回過往的影響力。用手機SoC練兵,維持晶片設計實力并在其他應用場域發揮,才是更重要的目標。
對于聯發科來說,雖然中低階手機SoC仍然是支撐營收的重要基礎,但這幾年已將手機應用的開發資源全數集中在旗艦SoC,也成功在天璣9300系列打出知名度,可以看出聯發科已經做好在旗艦手機SoC市場擴大影響力的準備。
除了手機之外,聯發科針對車用、高速運算(HPC)、網通等領域的耕耘也穩步進行當中,已經可以看到初步成效,在整個AI的大趨勢帶動下,聯發科各產品線的發展潛力都相當不錯,中低階手機SoC對營運的影響力自然也被稀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