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指中國的芯片專利占比提升到七成,韓日歐的實力在下降
日前韓媒與分析機構合作,分析了韓國、美國、中國、日本、歐盟等世界五大知識產權局(IP5)的芯片專利數據,數據發現中國的芯片專利占比上升迅速,芯片核心技術日益向中國和美國集中,韓國、日本和歐盟的芯片專利占比顯著下降。
中國的芯片專利上升最為兇猛,2003年中國在這五大經濟體的芯片專利占比中僅有14%,而到了2022年中國的芯片專利占比已提升至71.7%。
韓媒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這幾年美國限制給中國供應芯片,激發了中國芯片的活力,促使中國加速了芯片技術研發,進而推動中國的芯片專利申請量大幅上漲。
不過韓媒也指出中國的專利質量需要提升,衡量全體專利質量的被引用指數(CPP)中國僅為2.89,低于美國的6.96,這也是導致在專利授權量方面中國的芯片專利優勢沒有與芯片專利申請量那么大的原因,而美國也由此在五大經濟體中仍然擁有顯著的核心技術優勢。
韓媒同時感嘆韓國、日本、歐盟在芯片專利方面的占比正在顯著下降,這也降低了韓國等經濟體的芯片競爭力,近幾年韓國芯片對華出口已不如以往,導致韓國對華貿易中在近30多年來首次出現了貿易逆差。
中國的芯片專利占比快速提升還體現在中國芯片的自給率方面,20年前中國芯片自給率只有個位數,2022年中國的芯片自給率已提升至近三成,顯示出中國這幾年的芯片行業確實打破了許多空白,大舉以國產芯片替代進口芯片。
這已導致中國中國的芯片進口量近幾年持續下滑,2022年中國的芯片進口量就減少了1290多億顆,這對海外芯片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打擊,美國芯片行業已有多家芯片企業出現虧損,臺積電、三星等芯片代工企業則因此無法得到足夠的芯片訂單。
對于韓國來說,中國芯片行業最重要的突破當屬存儲芯片,2022年中國兩家存儲芯片企業占全球存儲芯片市場的份額達到4%,而韓國是全球最大的存儲芯片生產國--全球前兩大存儲芯片企業是韓國的三星和SK海力士,這是導致韓國芯片對華出口下跌的重要原因。
中國芯片的突破已給中國制造業帶來有利的影響,2022年之前全球芯片價格顯著上漲,知名企業高管曾表示某款汽車芯片從幾十元上漲至2500元,而2022年下半年以來芯片價格大幅下跌,因為中國快速以國產芯片替代,一些美國芯片的價格下跌了近九成,這就是中國芯片有了國產替代帶來的巨大好處。
隨著中國芯片的飛速發展,海外芯片行業也在其他行業取得了機會,芯片設備、芯片材料等行業對中國的出口猛增,今年三季度以來日本、荷蘭和美國的芯片設備和材料企業都指它們對華出口猛增,業績暴漲,反映出中國芯片大舉進口芯片設備和材料用于生產芯片,證明中國芯片確實大舉增產。
事實證明了中國推進芯片自主研發的成功,中國芯片的突破正在快速改變全球芯片市場格局,對全球芯片市場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