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晶圓廠設備支出下滑15%至840億美元,明年可望回升
據SEMI公布最新一季《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指出,受到芯片需求疲軟以及消費性產品、移動設備庫存增加影響,預估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總額將先蹲后跳,從2022年的歷史高點995億美元下滑15%至840億美元;隨后于2024年回升15%,達到970億美元。
SEMI表示,芯片需求疲軟以及移動設備庫存增加將導致2023年銷量下降。而明年晶圓廠設備支出的復蘇將部分受到2023年半導體庫存調整結束、高性能計算(HPC)和內存領域半導體需求增強的推動。
SEMI全球首席營銷官暨中國臺灣區總裁曹世綸分析:“2023年的設備支出下滑幅度較預期小,綜觀2024年的回升將更強勁。此一趨勢表明,半導體產業正走出低迷,而旺盛的芯片需求持續帶動整體產業正向成長。”
來源:SEMI
代工領域繼續引領半導體行業擴張
受惠于產業對于先進和成熟制程節點的長期需求持續成長,晶圓代工產業2023年維持投資規模,微幅成長1%至490億美元,持續引領半導體產業成長;預計2024年產業回溫,帶動設備采購金額擴增至515億美元,較今(23)年成長5%。
展望2024年,存儲芯片支出總額預計將迎來高達65%的成長,達到270億美元,為2023年下降46%后的強勁反彈。其中,DRAM領域在2023年下降19%至110億美元后,預估于2024年回升至150億美元,年成長達到40%。NAND領域支出預計也將呈現相似的趨勢,2023年下降67%至60億美元,但在2024年大幅回升113%,達到121億美元。微處理器(MPU)的支出預計在2023年保持平穩,并在2024年成長16%,達到90億美元。
按地區來劃分,中國臺灣預計到2024年將保持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領先地位,投資額為230億美元,同比增長4%;韓國預計在支出方面排名第二,到2024年投資額預計為220億美元,較今年增長41%,反映出存儲行業的復蘇;中國大陸到2024年的設備支出將位居全球第三,為200億美元,較2023年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