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芯病”,不愿意讓中國來治,美國想自己治
按照2022年的數據,美國拿下了全球48%的芯片市場份額(銷售額),而中國大陸僅為7%,約為美國的七分之一。
而按照美國SIA(半導體協會)的數據,2022年全球有約85%的芯片在美國設計。這兩個數據足以說明美國在芯片上有多厲害了。
所以,如果我說美國有“芯病”,估計網友們都覺得我是在搞笑。
事實上美國就是有“芯病”,他的芯病就是芯片空心化,芯片制造已經遠遠落后于芯片的設計。
同樣的SIA的數據,雖然2022年美國設計了全球85%的芯片,但只制造了10%的芯片。也就是說全球90%的芯片不是在美國制造的。
雖然蘋果的手機芯片性能強到離譜,而nvidia的AI芯片全球第一,還有AMD的CPU也很厲害,高通的手機芯片更是王者無敵……但是這些芯片都不是在美國制造的。
美國最擔心的是,芯片制造產業自已無法把握后,一旦芯片制造供應鏈出問題,那么美國設計區最先進的芯片也沒有意義,也就成為了空中樓閣。
目前全球的芯片產能,80%集中在亞洲,主要集中在中國臺灣、韓國、中國大陸、日本這4個地方,其中中國(含臺灣省)的份額最高,達到了37%,且一路在增長,機構預計到2025年時將超過40%。
其中中國大陸的芯片產能,增長最猛,預計到2025年時,就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到時候美國,也得到中國來生產芯片。
但是,讓中國來治美國的“芯病”,美國不愿意啊,讓中國臺灣來幫美國制造芯片,美國還能夠忍一下,如果讓中國大陸來幫美國生產芯片,這無法接受。
所以從2020年開始,美國就一直想重振芯片制造業,拉攏臺積電到美國建廠,這要產能就受自己控制了。
去年美國更是推出527億美國的芯片補貼計劃,吸引全球的芯片企業到美國來建廠,給予這些芯片廠補貼,降低大家的成本。
而按照媒體的說法,美國拋出的527億美元的補貼計劃,截止至2022年年底時,已經吸引到了20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1:4的比例,已經顯示出了補貼的威力。
但到了2023年,情況有了變化,那就是很多原本打算在美國建廠的芯片企業,有點遲疑了,比如英特爾,都不太想建廠了,因為美國目前這搞法,讓他沒信心爭取到中國企業的訂單,一旦沒有中國企業的訂單,他的晶圓廠也沒必要建了。
所以,美國的芯片最終能不能自治,還真的是個大問題,估計最后還得讓中國來治,這是美國最不愿意接受,卻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實,但在接受這個事實之前,美國必須要折騰才會認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