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整合鯤鵬和飛騰背后
近日,華為正式宣布,與中國電子合并鯤鵬生態和 PKS 生態,打造一個新的 “ 鵬騰 ” 生態。
可能很多人沒有看明白,這個是什么意思,那我來解釋解釋。
原來華為基于自己的鯤鵬CPU,搞了一個鯤鵬生態。而中國電子旗下的飛騰有自己的飛騰CPU,所以也基于飛騰CPU,麒麟軟件,搞了一個自己的PKS生態。
鯤鵬生態,是基于華為的鯤鵬CPU來的;PKS生態是基于飛騰CPU來的。但不管是鯤鵬,還是飛騰, 均是ARM架構的CPU,所以兩者是有一定通用性的,這是共同點。
不同點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講,鯤鵬生態和PKS生態,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畢竟都是ARM芯片,都是在做生態,都在應用于政府、運營商、金融、電力等各大國計民生行業的核心業務場景,所以兩者算是友商了。
但我們清楚,華為鯤鵬芯片,比如鯤鵬920芯片,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其實已經無法生產了,這對于華為鯤鵬生態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影響。
所以華為與飛騰CPU聯手,將鯤鵬與PKS生態整合,形成一個更強大的生態--“鯤騰生態”,其實就是原來的鯤鵬、PKS生態相互兼容。
雙方構建統一的 “ 鵬騰 ” 生態后,雙方的硬件、軟件等,可以全部兼容適合。一方面可以極大的簡化生態伙伴的軟硬件適配和認證,雙方原有的合作伙伴,直接接入兩個生態,不需要單獨一一認證適配。
另外更重要的是,目前華為鯤鵬CPU應該是不太夠了,畢竟停產2年多了,但是一旦雙方兼容后,鯤鵬生態也可以用飛騰的CPU了,這個非常重要。
你設想一下,原來使用鯤鵬生態的廠商,如果要升級了,但沒有鯤鵬CPU了,怎么辦?原來可能抓瞎,但現在可以用飛騰的CPU啊……
當然,意義遠不止如此。一直以來,大家都說國內的廠商,都是各搞各的,不會整合資源,不會聯手辦大事,造成資源分散,力量不集中,無法與國外的巨頭PK。
如今華為牽手中國電子,合并鯤鵬、PKS生態,其實就是整合資源,聯手辦大事的行為。
而華為、中國電子在國內就是巨無霸,在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存儲等方面,均有著強大的實力和巨大的競爭力。
一旦華為、中國電子聯手,估計全球的友商都要抖三抖了,可以預計的是,接下來全球的ARM服務器生態,都會面臨洗牌,格局生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