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服不服,理想成國產第一豪華品牌!
7月初,各大車企紛紛交出了6月份的成績單,從數據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這次大家在新能源領域的表現都非常不錯,特別是比亞迪、理想、埃安。
比亞迪銷量高達25萬,埃安高達4.5萬,理想高達3.2萬,另外還有五菱繽果、零跑、哪吒、蔚來、極氪、哈弗新能源、歐拉等銷量均超過了1萬輛。
不過,在這個數據背后,可能很多人忽略了一個事情,那就是國產新能源車,在高端豪華領域,已經動搖到國外豪華品牌的根本了。
從銷量來看,除了BBA、特斯拉之外,在30萬元以上汽車銷量中,理想是唯一突破3萬輛的品牌,也是唯一國產品牌。
可以說,理想已經正式成為繼奔馳、寶馬、奧迪和特斯拉之后,第五家月交付量突破 3 萬輛的豪華品牌。
說真的,這個事情還是挺讓人意外的,畢竟理想的汽車目前都是增程式汽車,是需要加油的電車,這種技術,在之前是“懂車的都在罵”。
增程式,也曾經長期被傳統車企譽為是“脫褲子放屁”的落后技術,說它最落后,最沒門檻。
但不曾想到,如今理想就靠著這個技術,成為國產豪華車的老大了。甚至在理想的銷量帶動下,增程式已經成為造車新勢力“攀高枝”的絕妙方式,不信大家看一看,目前賣的好的造車新勢力,是不是都是增程式?造車新勢力中賣的最好的理想、零跑、哪吒,都是增程式。
理想為何賣的好?有兩個原因:
1、沒有里程焦慮,又能享受到電車的樂趣
增程式可油可電,短途用電,長途直接加油,不管是市內,還是跑高速,一點都不用擔心沒電了,不管是節假日,還是日常,都不用管是否有充電樁,要不要排隊。
在早期充電樁等基礎設施還不是特別完善的時候,增程式能夠最大程度的緩解大家的里程焦慮,又能夠享受到電車的樂趣。
2、理想的產品定位,太精準了
雖然很多人吐槽理想的車三大核心技術是冰箱、沙發、大彩電。但你想一想,如果在其它配置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再給你配了冰箱、沙發、大彩電后,你買誰?當然是后者。
理想的定位就是家庭用車,給家庭用戶做的準備,所以實用性配置,比其它車確實做的好一些,做的多一些,李想對用戶需求研究的太精準了。
不過話還是說回來,增程式雖然現在非常火,甚至已經成為造車新勢力入局的“墊腳石”,因為門檻低,見效快。
但它并不能作為車企賴以生存的唯一技術路徑,主要是因為門檻低、收益高,這是一種注定要被淘汰的技術,只是一個過渡。
所以增程式雖好,卻不能把注全押在它上面,未來肯定是純電的天下,增程式就像當年的小靈通,在合適的時候,會火一把,但總是要被3G、4G等技術淘汰掉的,這是技術進步的必然。
